脍鱼脯鹿酒行频,拜领台端意甚真。
客子忘归青眼旧,主翁先醉绿衣新。
援琴写别声多怨,击钵题诗句益神。
何事流莺还恰恰,不知绨念过殷勤。
【注释】壬午:唐宪宗元和九年,作者任礼部郎中。馀杭:杭州。周舜中、赵从之:作者同年,时任余杭县令。二宪伯:指周舜中、赵从之两位县令。预为节酒:预先备办酒席款待。召饮:召请饮酒。呈谢:献上诗以谢。
脍鱼脯鹿:指美味佳肴。脍:切细的肉;脯:干肉,即火腿。 行频:频频举杯敬酒。拜领:接受。台端:对上级官员的尊称。意甚真:心意诚恳。
客子:诗人自谓。忘归:忘了回家。青眼:指用青色的眼线画眉毛,是旧友间表示亲热的眼色。 主翁:主人。先醉:首先喝醉酒。绿衣新:新的衣服。 援琴写别:指弹琴抒怀送别。声多怨:歌声充满了哀怨。击钵题诗句益神:指击着钵盂吟诗赋词,使精神更加振奋。 何事流莺还恰恰:这两句意为为何流莺(黄莺)偏偏在这个时候鸣叫呢?恰:恰好,正好。不知:不理解,不知道。
【赏析】这首诗作于元和九年五月四日,当时作者在杭州做官。他与同僚周舜中、赵从之二人一起设宴饮酒,席间周舜中、赵从之两人都作了诗。作者也写了一首《奉酬周侍御、赵侍御各述所怀见赠》诗相赠。这首酬答诗是作者在酒席上的即兴之作。
开头两句“脍鱼脯鹿酒行频,拜领台端意甚真。”写宴席上的情景。脍鱼脯鹿都是山珍海味,酒逢知己千杯少,自然频频举杯,尽情畅饮。“拜领台端意甚真”,意思是说,受到同僚们的殷勤招待,心中十分感激。
第三句“客子忘归青眼旧”中的“青眼”是指用青色的眼线画眉毛,是旧友间表示亲热的眼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忘记了回家,因为我和这些老朋友之间有这样深厚的感情。
第四句中的“主翁”指的是主人,也就是宴席的主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因为我知道主人对我这样慷慨招待,我心中充满感激之情。
第五句“主翁先醉绿衣新”中的“绿衣”是指酒筵上的酒服,也就是酒席的主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因为我知道自己年轻,而主人已经年老,所以我感到惋惜。
第六句“援琴写别声多怨”中的“援琴”是指弹奏琴曲,也就是弹奏一曲离别的曲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用琴声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眷恋之情,其中充满了哀怨之意。
第七句“击钵题诗句益神”中的“击钵”是指敲打着钵子唱诵诗句的意思,也就是吟诵一首诗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用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使我的精神更加振奋。
最后一句“何事流莺还恰恰”中的“流莺”是指黄莺,这里指的就是黄莺在歌唱的声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为什么黄鹂鸟儿偏偏在这个时候鸣叫呢?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与同僚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