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无月问诗仙,懒上南楼带酒眠。
风雨骄顽真若此,管弦喧沸亦徒然。
江鱼透网忧生水,香稻含胎望卤田。
良夜几何秋已半,清光万里看明年。
【解析】
此题考核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联“西窗无月问诗仙,懒上南楼带酒眠”,首句交代了时间(中秋之夜)、地点及人物(西窗下),点出“中秋风雨”的主题。第二句是说:我懒得登上南楼去赏月饮酒。一个“懒”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而来,写“我”在风雨中徘徊,心情十分烦躁不安,就像醉汉一样。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风雨比作顽皮而任性的孩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雨的顽童性格。第四句紧承上句写诗人看到江上渔人冒着风雨捕鱼的情景,用反衬手法表现出风雨的肆虐,同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平。
第二联“风雨骄顽真若此,管弦喧沸亦徒然”,诗人由前两联的描写转向抒发感慨。“骄顽”指恶劣的气候,这里用“骄顽”突出风雨的猛烈。“管弦喧沸”,指音乐演奏的声音。诗人借管弦乐器的喧哗来表达自己对这种恶劣天气无可奈何的感叹,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不满情绪和对人间欢乐的向往。
第三联“江鱼透网忧生水,香稻含胎望卤田”,诗人进一步写景抒情。“江鱼”指江中的鱼,“卤田”指稻田,这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鱼儿被网罗住了,只能担忧自己的生死问题;稻子在泥水中生长,希望有好收成。这两句诗通过写鱼儿担心自己能否逃脱渔网、稻子期待丰收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渴望。
第四联“良夜几何秋已半,清光万里看明年”,诗人由前面的抒情转而回到眼前的实境之中。秋天已经过去一半了,美好的年华也只剩下了一半。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惆怅,他想到明年这个时候,当秋风又起的时候,一切都会好的。“良夜几何秋已半”意思是美好的夜晚已经过去了一半;“清光万里看明年”意思是明年的光景将是多么的美好。
【答案】
示例:
①西窗无月问诗仙——西窗之下没有月光,就向诗仙请教如何赏月吟诗。
②懒上南楼带酒眠——懒得到南楼上去赏月饮酒安睡。
③风雨骄顽真若此——风雨像顽皮的孩子一样,真的如此顽皮吗?
④管弦喧沸亦徒然——音乐演奏得热闹非凡,也是徒劳无益的。
⑤江鱼透网忧生水——江里的鱼因为网太密而不能逃脱而忧伤。
⑥香稻含胎望卤田——稻田中的稻子怀着孩子,期待能有一个好收成。
⑦良夜几何秋已半——美好的夜晚已经过去了一半。
⑧清光万里看明年——明年的光景将是多么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