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株葱郁凌霜老,万里联翩接汉回。
黄菊径边开正好,白衣云外望应来。
更无羽客谈丹灶,犹有残僧扫玉台。
何限门前车马客,风光同醉不同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和玉泉登高韵》。全诗如下:

五株葱郁凌霜老,万里联翩接汉回。
黄菊径边开正好,白衣云外望应来。
更无羽客谈丹灶,犹有残僧扫玉台。
何限门前车马客,风光同醉不同杯。

注释:

  1. 五株葱郁凌霜老:指五株高大而茂盛的树木,在霜雪中依然挺拔。
  2. 万里联翩接汉回:形容地势辽阔,山峦起伏,如同与天边的汉水相连。
  3. 黄菊径边开正好:指秋天的菊花在小路上盛开得正盛。
  4. 白衣云外望应来:比喻自己如同仙人一般超脱世俗,遥望远方。
  5. 更无羽客谈丹灶:没有道士谈论修炼丹药的事情。
  6. 犹有残僧扫玉台:仍有僧人打扫玉台,暗示佛教的清净之地。
  7. 何限门前车马客:形容来访的人很多。
  8. 风光同醉不同杯:虽然景色美丽,但酒量有限,只能同饮一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通过五株苍劲的老树、万里连绵的山脉、黄菊盛开的小径以及白衣仙鹤远飞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美丽。诗人用“凌霜老”来形容这些树木历经岁月洗礼仍坚韧不拔,体现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万 里联翩”则表达了山峦的绵延不断,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感。此外,“黄菊径边开正好”和“白衣云外望应来”两句,分别描绘了秋天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仙人远行的飘逸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在语言风格上,此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笔触,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淡泊。诗人通过对比“羽客”、“残僧”、“车马客”等不同身份的人物,强调了自己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即使面对繁华世界也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这种对名利看得很淡的态度,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独立和坚定。

“何限门前车马客,风光同醉不同杯”一句,更是点出了诗人面对纷扰世界的从容态度。尽管门外车马络绎不绝,但他只愿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饮一杯酒,共同欣赏这美丽的风景。这既表达了诗人的谦逊,也展现了他对友谊和生活的珍视。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黄庭坚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独特魅力和高尚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