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行欲遍名山,春尽无诗却腼颜。
好借光阴诗卷里,为传心事翠微间。
人于晚节尤多事,老解清游不等闲。
今日七贤同此过,山人先为扫松关。

【注释】

一春行欲遍名山:指诗人春天出游名山大川,欲游遍。一春,一年之中。行,行走,游览。欲,想,愿。遍,遍及。名山,有名的山水。

春尽无诗却腼颜:意思是春天快完了,没有诗歌可写,反而害羞了脸。春尽,春季结束。却,反而,反而感到害羞了。腼颜,羞愧的样子。

好借光阴诗卷里:意思是希望在诗卷里找到时间。好,希望。借,借助。光阴,时间。诗卷,指诗的卷轴,这里指诗歌。

为传心事翠微间:意思是想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和秘密。为,为了。传,传达。心事,心事和秘密。翠微,青翠的山峰之间。

人于晚节尤多事:意思是人在晚年的时候特别忙碌。晚节,晚年。尤,更加。

老解清游不等闲:意思是年老的人懂得享受清静自在的生活不随便行事。解,懂得。清游,清静自在的生活。不等闲,不随便。

今日七贤同此过:意思是今天七个贤人一起来到这里游玩。七贤,指东汉末年的七位名士,即王粲、陈琳、阮瑀、蔡邕、刘桢、孔融、徐干,后人称为七子(或称七贤)。

山人先为扫松关:意思是我首先清扫松树林中的小路,让贤人们方便前来游玩。山人,隐士。先为,首先。扫,打扫,清理。松关,松树丛生的小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历名胜古迹的诗。全诗以游历为主题,通过对春天名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游兴,同时通过与友人的交流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一春行将遍名山”,直接点出了主题。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游览名胜古迹的愿望,这种愿望贯穿整首诗。

第二句“春尽无诗却腼颜”,则是诗人在面对美景时的内心感受。春尽意味着春天结束了,诗人没有创作出诗歌来,但却感到有些害羞。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第三句“好借光阴诗卷里”,则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赞美。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诗人一样,通过诗歌来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这里的“诗卷”不仅代表了诗歌本身,也代表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四句“为传心事翠微间”,则是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期待。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秘密,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共鸣。这里的“翠微间”则象征着诗人心中的一片净土,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

第五句“人于晚节尤多事”,则是诗人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他认为人在晚年的时候特别忙碌,需要处理各种琐事和杂事。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第六句“老解清游不等闲”,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他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颗清静自在的心,不随便行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于自由和独立的向往。

第七句“今日七贤同此过”,则是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感激之情的表达。他希望今天能与好友一同前往名胜古迹游玩,共同享受这份美好。

最后一句“山人先为扫松关”,则是诗人对于游历名胜的期待和憧憬的表达。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贤人们扫开道路,让他们可以方便地来到此地游玩。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游历名胜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