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藤萝外,扁舟暮雨残。
钟声知客到,山色入门看。
月出千松静,云披片石寒。
支公擅名理,终夕奉清欢。
【注释】
- 高阁藤萝外,扁舟暮雨残。
- 高阁:指寺庙或塔楼。
- 藤萝外:指山门外的藤萝。
- 钟声知客到,山色入门看。
- 钟声:寺庙里的钟声。
- 知客:接待客人的人。
- 月出千松静,云披片石寒。
- 月出:月亮升起。
- 千松静:形容月亮照耀着千棵松树。
- 云披:云覆盖。
- 支公擅名理,终夕奉清欢。
- 支公:支道林,南朝梁代僧人,精通佛教义理,擅长辩论。
- 擅名理:擅长辩论。
- 清欢:高雅愉快的欢乐。
高阁藤萝外,扁舟暮雨残。
钟声知客到,山色入门看。
月出千松静,云披片石寒。
支公擅名理,终夕奉清欢。
【注释】
【译文】 夏日朱宪昌山人以锦石见贻江城初伏热如煮,兀坐空庭日当午。 开门忽枉故人书,贻我锦石五色舒。 贮之磁盘白盈尺,旋汲清泉助生魄。 翠比结绿红靺鞨,纹如指螺莹无迹。 袅袅含姿𩰚水晶,粼粼照案吹寒碧。 兴来捧玩引清曥,缛彩繁文烂相射。 昔人嗜者苏黄州,往往齐安江上得。 宝之良与铅铅同,远供参寥称怪石。 真州灵岩亦产此,小者弹丸大凫子。 雨花虽擅玛瑙名,其质粗顽仅充砥。 君言采自灵岩山
【注释】 贞女庙:祭祀贞烈女子的庙宇。 古庙无名氏:这座庙是无名氏建的。 萧条湖水滨:荒凉冷落,寂寞凄清。 露筋空往事,雪涕自行人:指贞女殉节后,她的身体裸露在湖边,她的血泪滴落在冰封的湖面上。 山雾罗巾薄:山间云雾缭绕,罗巾薄如蝉翼。 庭花玉貌新:庭院中鲜花盛开,女子容颜如同玉石般洁白。 南宫词不愧,独与表贞珉:贞洁的美德,并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只有这一座庙宇能够见证。 【赏析】 五律
【注释】 晚泊:晚上停泊。毗陵:今江苏常州一带。诸君:朋友。携酒过集:带着美酒过来聚会。舟中:船上。孤城:指常州。春水浸桃花:形容水涨桃花淹没了小城的堤岸。白发逢君酒重赊:白发的老人遇到你,就请你多喝几杯吧。清歌:优美的歌声。满船月:月光洒满了整个船上。天涯:天之涯,地之角(极远的边地)。 【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晚年的作品,是他由官场而隐逸后所作。全诗以“遇”字为眼,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并附有注释和赏析: 1. 赠金陵马姬(杏花屋角响春鸠) - 诗句:杏花屋角响春鸠 注释:在杏花盛开的小屋内,春鸠的鸣叫声传遍了四周。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杏花与屋角的春鸠形成了和谐的画面。 2. 沉水香残(剪得石榴新样子) - 诗句:沉水香残懒下楼 注释:沉香的气味已经消散,懒得下楼。 赏析:沉香的香气已逝,诗人的心情也随之低沉,不愿下楼赏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长芦初问法,归去畅玄宗" - "长芦"可能指的是地名或特定的地点,而"初问法"则表示初次求教。这里表达了对师父的尊敬和求教的愿望。 - "归去"意味着法师返回故乡,而"畅玄宗"则描绘了他回到家乡后的喜悦心情。这里的"畅"可以理解为快乐、自由的意思。 - 注释: 地名“长芦”和“初问法”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点;“归去”描述法师的回归;“畅玄宗”表达归来后的愉快。 - 赏析
【诗句解析】 1. 西苑无人归:西苑是指皇宫内的园林,无人归表示没有人回来。这句诗描述了西苑的寂静和荒凉。 2. 秋色扬州早:扬州是古代的一个城市,这里用“秋色”来形容扬州的景色。“早”表示时间较早。这句诗描绘了秋天时扬州的景色。 3. 伤心辇路傍:辇路是皇帝乘坐的车辆行走的道路,“伤心”表示伤感、难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看到皇帝的车辆经过时感到的悲伤情绪。 4. 依旧多腐草:依旧是表示仍然如此
谒于肃悯公墓 荒凉的坟墓靠近鄂王宫,异代孤臣在腊日里同祭。 北方被虏忽闻哀痛诏,中兴多仗保护功臣功业。 百年天地回元气,五夜松杉度过烈风。 圣主现在恢复庙略,玉门闻已罢和戎。 注释: - 谒:拜见,拜访。 - 肃愍公墓:指的是南宋名将张浚的墓地。张浚是岳飞的部下,因与秦桧政见不合,被秦桧陷害杀害。张浚的墓地位于鄂州,即今天的湖北武汉。 - 荒坟:荒芜的坟墓。 - 邻:靠近。 - 鄂王:指岳飞
诗句释义 1 岁抄孤装出广陵 - 这是说丁南羽带着孤独的行囊离开广陵。"岁抄"可能是指他整理行囊或准备离开,而“孤装”则暗示着此行可能是单人出行,没有陪伴。 2. 醉来丝竹易沾膺 - 当喝醉酒时,容易亲近音乐和乐器,这里的"易沾膺"形象地描述了人在醉酒之后对音乐和艺术的渴望和亲近感。 3. 敝裘冷犯山城雪 - 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寒冷的山城被雪覆盖的环境中行走,这描绘了一个艰苦或清苦的形象。 4.
秋风飒飒,踏过一条小径,两旁是一片片秋日里泛黄的苔藓。束上官带,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愁绪,长吏的催促声仿佛还在耳旁回响。 又见那远方飞来的鸿雁,它们似乎也在诉说着迁徙的故事。家书中常带着家乡的气息——荔枝的味道。坐在花边的小几旁,聆听着鸟儿清脆悦耳的叫声,竹影婆娑间,孤独地弹奏着孤琴以待客来。 诗人感叹,即使拥有千载的文才,也难逃命运的不公,无人赏识自己的才华。白发苍苍,谁还珍惜董仲舒那样的贤人
诗句原文: 襆被向天涯,萧条寄酒家。 青山仙宅近,黄叶客途赊。 夜塔飘铃语,风窗堕烛花。 匣中雄剑在,那敢负张华。 译文注释: 1. 襆被向天涯,萧条寄酒家:收拾行李走向遥远的他乡,在酒店中度过孤独的生活。这里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寄身于酒店中的孤独与凄凉。 2. 青山仙宅近,黄叶客途赊:酒店附近青山如仙境般美丽,但自己的旅途却漫长而艰难。这里的“赊”字用来形容时间的拖延和旅途的漫长。 3.
【解析】 题干是“画丫兰”,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李商隐。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月色下,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的情态,表现了她的美丽与娇羞。首联写她手持玉钗插在鬓发上,映衬出她的美丽;颔联写她用香云来装饰自己的头发,显得格外娇艳;颈联写她在月光下梳妆打扮,流露出她的羞涩;尾联写她在月光下的打扮,使得那件白色的生绡裙更加洁白无瑕。 【答案】 ①应节分:簪子、头饰等饰品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更换。②纫香
【注释】 倦绣:指女子因丈夫不归而无心刺绣。 洞房深锁碧窗纱:闺房中幽深的窗户里,挂着翠绿的窗帘。 玉树阶前护翠霞:台阶前的玉树,像是在保护着美丽的云霞。 移得绣床浑不倚:把新做的绣花的被子搬走了,却也不靠在那里。 金针愁刺并头花:拿着金针却无法将两朵连在一起的花绣上。 【赏析】 此诗写一位女子独守空闺,无心绣花,因丈夫不归,她对绣花已无兴趣。“玉树阶前护翠霞”,形容男子高大如玉树
【解析】 本诗的注释要准确,译文要流畅、通顺,赏析要深刻。 【答案】 注释: 银塘秋水玉娟娟:银装素裹的塘中水面像美玉一样晶莹透亮。 霜叶漂红去渺然:被秋霜染过色的树叶像飘动的红色旗帜。 几欲题诗寄辽海:我打算给在辽海(指边塞)戍边的将士写一首诗。 只应流水到君边:只有那流水才能流到你那里吧! 译文: 银色的池塘里,清澈见底的水波闪着如玉的光润,就像一块美玉一样。 秋日的霜叶已经泛红了
仲春的廿日,我发往瓜州,同顾使君和益卿一同前往闽粤。郭次甫、吴孝甫、吴叔原送我去京城口。今天是我初度的日子,我记下这离别之别。 宝剑柳枝春,翩翩向七闽。 宝剑与柳条相映成趣,它们正翩翩地向七闽(指福建)飞去。 青山问丁戊,白发念庚寅。 青山间有丁戊之山,白发人却怀揣着对庚寅年的思念。 大雅千年起,穷交数子真。 伟大的诗歌历经千年仍流传不息,我的穷交数子也真是真实可信。 平生弧矢在
【注释】大安道:诗题,作者自号。薄游:轻慢的游览。吴楚:泛指江南一带。忽忽:匆忙。更南征:指诗人又去南方作客。春色:春天的气息。过客:指诗人自己。纡路:弯曲的道路。水划:指山间的水流。 【赏析】此诗写诗人因政治原因而南迁。首联点出时间、地点;颔联写春光美景,抒发感慨;颈联写山路曲折,水声潺潺,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尾联表达对仕途坎坷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富有艺术感染力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长芦初问法,归去畅玄宗" - "长芦"可能指的是地名或特定的地点,而"初问法"则表示初次求教。这里表达了对师父的尊敬和求教的愿望。 - "归去"意味着法师返回故乡,而"畅玄宗"则描绘了他回到家乡后的喜悦心情。这里的"畅"可以理解为快乐、自由的意思。 - 注释: 地名“长芦”和“初问法”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地点;“归去”描述法师的回归;“畅玄宗”表达归来后的愉快。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