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柑文篚戒青娥,十斛醲香散叵罗。
争道柘枝丛里失,系情弦索闹中多。
熏炉兽炭供扶醉,宝带鸾靴倩踏歌。
斜月半窗花影乱,褰帷须问夜如何。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

  1. 传柑文篚戒青娥,十斛醲香散叵罗。
  • 这首诗描写了元宵节的盛况。”传柑文篚”是指传递柑橘和文房四宝的礼器,而”戒青娥”则意味着告诫年轻姑娘们要遵守规矩。”十斛醲香散叵罗”形容的是酒宴上的丰盛和热烈气氛。
  1. 争道柘枝丛里失,系情弦索闹中多。
  • “争道”指的是在人群中争抢道路,”柘枝”是一种乐器,这里比喻热闹的场景。”系情弦索”是指弹奏琵琶等乐器的人,”闹中多”表示在这样的场合下,情感表达得更加浓烈。
  1. 熏炉兽炭供扶醉,宝带鸾靴倩踏歌。
  • 这句诗描述了人们在宴会上沉醉的情景。”熏炉兽炭”指的是用来熏香的兽形铜炉,以及取暖用的炭火。”扶醉”是指帮助人们摆脱酒力,”宝带鸾靴”则描绘了穿着华丽的鞋子,以助于跳舞或歌唱。
  1. 斜月半窗花影乱,褰帷须问夜如何。
  • “斜月”指的是月亮偏斜的形态,”半窗花影乱”形容的是窗户上映出的月光和影子交错的景象。最后一句询问夜晚的情况,可能是诗人想要了解这个节日是否结束了。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和人们的欢庆情绪。从准备食物、饮酒到演奏乐器,每一幕都充满了喜庆与热闹的氛围。诗中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欢乐和激情的夜晚。同时,诗人通过对月光、影子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和画面感。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场面,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