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草声华满阙廷,垂天修翮振南溟。
文章班马归毫管,礼乐夔龙有典型。
一味咀兰胸是锦,双貂悬珥鬓俱青。
诙谐不用推方朔,调鼎人今俟岁星。
诗句解释与赏析
- 视草声华满阙廷,垂天修翮振南溟。
- 诗句释义: “视草”指的是参与朝廷的文书工作,这里指代李伯襄(作者)的官职或职责;“声华满阙庭”形容其声望和风采充满整个宫廷;“垂天”比喻志向高远,“修翮”即展翅,意指抱负宏大,能振翅高飞于广袤的南溟。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李伯襄崇高地位和宏伟抱负的赞美,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 文章班马归毫管,礼乐夔龙有典型。
- 诗句释义: “班马”泛指古代文人,“毫管”是笔的代称,这里用来形容写作才华;“礼乐”指音乐和礼仪,“夔龙”则是古代乐器和舞姿,用以象征文化成就和艺术造诣。
- 赏析: 此句强调了李伯襄在文学、音乐等文化领域的杰出贡献,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 一味咀兰胸是锦,双貂悬珥鬓俱青。
- 诗句释义: “咀兰”指品味兰花,喻指文采飞扬或才情出众;“双貂”是指古代贵族所佩戴的貂毛饰品,“悬珥”则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品;“鬓俱青”意指发丝如青丝般整齐。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李伯襄的文采和外表,展现了他的风度和才华。
- 诙谐不用推方朔,调鼎人今俟岁星。
- 诗句释义: “诙谐”意为幽默风趣,“推方朔”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表示不需要像东方朔那样以机智幽默著称;“调鼎人”原指烹饪中的调味高手,后引申为掌管国政的人;“俟岁星”意指等待贤明之臣的出现,就像等待岁星的升起一样。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李伯襄治理国家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像岁星升起一样带来光明和秩序。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李伯襄多方面的赞誉,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才能。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既富有文学色彩又蕴含深意,是对李伯襄的全面而深入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