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魄哉生黯佩缑,迟回银汉夜深愁。
孤砧远戍烦霜杵,长笛谁家听海楼。
清霭眺残珠树杳,碧云思断桂花秋。
溪光临影牵乌鹊,葛屦凉侵露未收。

注释:

中秋过后的一个晚上,我在溪边对着月亮。

明月如霜,皎洁的月光下我佩戴着玉佩,徘徊在天河之畔,夜深人静却倍感忧愁。

远处传来了戍楼中砧杵的声音,长笛声悠扬,是谁家的呢?

天边的云彩映照着残阳下的珍珠树,桂花香飘过秋天的云层。

溪水的影子映照在乌鹊的身上,葛屦上凉气侵人,露水还未被收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景的诗。诗人以清幽、凄寂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月夜景色。全诗构思巧妙,意境幽远,语言清丽。

首联两句“素魄哉生黯佩缑,迟回银汉夜深愁”,写月夜所见。素魄,指月亮。黯,通“黯”。佩缑,即玉佩,古代男女之间赠答之物。这句说,明亮的月亮挂在夜空中,就像那皎洁的玉佩一样,但自己却没有心情赏玩,只是黯然失色地站在月下,徘徊不已。“迟回”一词用得好,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孤独。“银汉”,古人认为银河横贯天空,是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地方。“夜深愁”,说明诗人因思念而愁苦。

颔联“孤砧远戍烦霜杵,长笛谁家听海楼。”写月夜听到的长笛声。“霜杵”,指捣衣石。捣衣石上沾满霜露,可见其时间之久。“海楼”,指江楼上。这句说,远处传来的砧声和长笛声搅扰了诗人的思绪,他不禁想起了江上的渔夫。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颈联“清霭眺残珠树杳,碧云思断桂花秋。”“清霭”是指朦胧的云雾。“珠树”是指树上结的果子。“思断”是指思乡之情断了。这句说,抬头望去,只见残阳如血,映照着树上的果实,一片红艳。“桂花秋”,说明此时已是秋天。这句说,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不禁想起了家乡的桂花。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尾联“溪光临影牵乌鹊,葛屦凉侵露未收。”写诗人看到水中的影子后的感受。这里的“溪光”,指的是月亮的光芒。“临影”是指水中反射出的月亮的影子。“葛屦”,是一种用草编制的鞋子。这句说,看到水中的月亮影子时,诗人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同时,他也感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使读者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