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刹隐平皋,巍楼阚层城。
灵境谢氛埃,秋空散炎烝。
绿槐森萧萧,残蝉时一鸣。
镜理有馀赏,玩物聊移情。
畅矣箕颍俦,天气飘素缨。
【注释】
野刹:寺院。
巍楼阚层城:高楼耸立,高耸入云。阚,通“嵌”,指建筑高大而深邃。
灵境:指仙境、神境。
谢氛埃:驱散尘埃。
秋空:秋天的天空,指深广的空间。
萧萧:草木摇落之声,这里形容槐树的落叶之声。
残蝉:最后一只蝉叫。
镜理:镜面,这里指水。
移情:转移感情。
箕颍俦:指古代传说中的箕星和颖星。
天气飘素缨:天空中云雾缭绕,好像白色的飘带。
【赏析】
《初秋郊寺避暑》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是作者在初秋时节于郊外寺庙中避暑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幽,笔调清新自然。
首联“野刹隐平皋,巍楼阚层城”。诗人首先点明了所在的地方是郊外寺庙。野刹即野寺,指寺庙建在野外;平皋,指平坦的湖泽或平原;巍楼,指高大的楼宇。这两句写出了寺庙的位置及其建筑的特点——既建在野外,又矗立在高山峻岭之上。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颔联“灵境谢氛埃,秋空散炎烝”。灵境,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氛埃,尘土,尘世;炎烝,炎热的暑气。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尘世与仙境对比起来,写出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之情,以及对于仙境的向往之情。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颈联“绿槐森萧萧,残蝉时一鸣”。绿槐,指翠绿的槐树;森,形容茂密;萧萧,风吹树叶的声音。残蝉,指最后一只蝉叫;时一鸣,指偶尔发出一声鸣叫。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绿槐摇曳,蝉鸣阵阵,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尾联“镜理有馀赏,玩物聊移情”。镜理,指水面如镜子一样平静;馀赏,指余兴未尽的乐趣。玩物,指玩弄物品;聊,姑且;移情,转移情感。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从开始的厌倦尘世,到后来的欣赏自然美景,再到最后的陶醉其中,心情变得愉悦起来。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