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他乡客,俱为避地人。
兴来犹浪迹,别去更沾巾。
山路常疑雨,江花已报春。
荒烟投远戍,落日扣通津。
樵笠归墟尽,渔蓑度水频。
扬帆惊宿鸟,鼓柁骇游鳞。
俗薄谁知己,时危不计贫。
飘然沧海上,也欲共垂纶。
送程彦明煜之松江
同是他乡客,俱为避地人。
兴来犹浪迹,别去更沾巾。
山路常疑雨,江花已报春。
荒烟投远戍,落日扣通津。
樵笠归墟尽,渔蓑度水频。
扬帆惊宿鸟,鼓柁骇游鳞。
俗薄谁知己,时危不计贫。
飘然沧海上,也欲共垂纶。
注释:
- 同是他乡客:我和他都是远离家乡的客居之人。
- 俱为避地人:我们都是为了逃避战乱而来到这里的人。
- 兴来犹浪迹:兴致来了仍然像野马一般四处游荡。
- 别去更沾巾:告别的时候不禁泪湿衣巾。
- 山路常疑雨:山路上总像是下着雨。
- 江花已报春:春天来临江边的花朵都开放了。
- 荒烟投远戍:远处的烽烟映衬着荒凉的景象。
- 落日扣通津:夕阳映照在渡口,仿佛是在敲门。
- 樵笠归墟尽:樵夫们收起他们的斗笠,消失在村庄尽头。
- 渔蓑度水频:渔夫们的蓑衣在水中多次被风吹动。
- 扬帆惊宿鸟:扬起帆,惊动了停歇的鸟儿。
- 鼓柁骇游鳞:舵手摇动船桨,惊吓了鱼群。
- 俗薄谁知己:在这世俗中,有谁能理解我?
- 时危不计贫:在这动荡的时代里,我们不再计较个人的贫困。
- 飘然沧海上:如同海上的孤舟,随风漂泊。
- 也欲共垂纶:我也想和你一起垂钓,享受宁静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程彦明分别时的感慨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人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在艰难时期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