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贤遗构倚江关,落日风烟几创颜。
赐烛旧曾悬紫禁,谪居闲自老青山。
朝云一片丰湖断,华表千秋白鹤还。
剩有高台供伏腊,依依携手共跻攀。

这首诗是明代杨慎的《白鹤峰苏文忠公祠》。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白鹤峰苏文忠公祠
  • 注释:白鹤峰,指的是著名的白鹤山,这里是苏轼的祠堂。苏文忠,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
  1. 名贤遗构倚江关,落日风烟几创颜。
  • 注释:这座祠堂是苏轼的遗作,位于江边关隘之上,面对着落日和风烟。这里的“创颜”可能是指建筑被风风雨雨侵蚀的痕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遗迹的敬畏之情。
  1. 赐烛旧曾悬紫禁,谪居闲自老青山。
  • 注释:苏轼曾在紫禁城(今故宫)得到皇帝的赐烛,这是对他才华的认可。后来他被贬到外地,在青山之间过着闲适的生活。
  1. 朝云一片丰湖断,华表千秋白鹤还。
  • 注释:朝云,通常指美女或者高洁的人格。在这里,它可能指的是苏轼的妻子王弗。丰湖,是苏轼晚年隐居的地方,位于江西九江。华表,古代的一种纪念性建筑,这里可能指的是苏轼在丰湖的雕像。
  1. 剩有高台供伏腊,依依携手共跻攀。
  • 注释:虽然苏轼已经去世,但人们还在祠堂里供他享用节日食物。他们依依不舍地一起攀登祠堂,表达对苏轼的怀念和敬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苏轼祠堂的描述,展现了他对这位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诗中的“名贤遗构”、“赐烛”、“谪居”等关键词,都体现了苏轼的才华、遭遇和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深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