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倚高山山与齐,寄身天地此攀跻。
云边野树迷晴色,夜半天鸡促晓啼。
舍矢犹馀当午兴,挥毫急记下车题。
夕阳骑散方音寂,一榻梨花傍雪栖。
【解析】
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的炼字和意象,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结合注释、题目要求,体会作者情感,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古诗句的意思。如“寄身天地此攀跻”中的“寄身”指寄居,“攀跻”是比喻,意指在亭里寄托身体;“舍矢犹余当午兴”中的“当午”,正午,中午,这里指中午时分,有舍下之意。另外,要注意诗句中的关键意象,例如“云边野树”、“天鸡”、“方音”等。最后,注意赏析诗句表达的情感。“夕阳骑散方音寂,一榻梨花傍雪栖。”这两句写诗人离开时,夕阳已经沉落,天色渐暗,只有那棵梨树下,一只野猫在觅食。
【答案】
①寄身天地此攀跻:寄身于天地之间,在这里攀登攀高(指亭)。②云边野树迷晴色:云朵边上的野树迷蒙着晴朗的天空。③夜半天鸡促晓啼:天刚破晓的时候,天鸡就叫唤起来。④舍矢犹余当午兴:放下弓箭后,还剩下中午的时光。⑤挥毫急记下车题:急忙地写下了车上的题记。⑥夕阳骑散方音寂:夕阳西下,人声嘈杂已散去。⑦一榻梨花傍雪栖:我独自躺在一张小床上,梨花沾满雪花栖息在我的身边。⑧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抒情。首句“山与齐”表明地势险要。第二句“寄身天地间”,表现了词人的豁达胸襟。后两句写日暮时归途中的情景。第三句“云边野树迷晴色”,写暮春时节,夕阳西坠,云彩缭绕在野树之上,映衬出一派迷人的景色。第四句“天鸡促晓啼”,写天将亮时,一声声清脆的天鸡叫声,催促着人们早早地起床。第五句“舍矢犹余当午兴”,写词人刚刚放下弓箭,还留有许多时间。第六句“挥毫急记下山题”,写他急于记录下下山时所见所感。第七句“夕阳骑散方音寂”,写随着太阳落山,喧嚣的市声逐渐远去,只剩下一片寂静。第八句“一榻梨花傍雪栖”,写诗人独自靠在梨花堆旁的小憩处,伴着满天飘洒的梨花似雪一般洁白的花瓣入睡。整首诗以“寄身天地间”作结,既表现了词人豪迈旷达的性格特征,又表现出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在官场上的不遇和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