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西北羽书通,词客忧时感慨同。
鬓短懒窥秦女镜,力欹愁挽楚人弓。
三都拟就年时外,五岳虚悬偃卧中。
极海此身犹越鸟,九天翻翼愧胡鸿。

诗句解释

1 干戈西北羽书通:描述战争和军事的紧张局势,干戈(兵器)和羽书(古代传递紧急军事信息的使者的信)都表明了战事的紧迫。

  1. 词客忧时感慨同:词客,即诗人,他们因为国家动荡、时局不佳而感到忧虑,并有相同的感慨。

  2. 鬓短懒窥秦女镜:秦女镜是古代的一种镜子,用来形容人的容颜老去,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因忧虑而无心打扮自己。

  3. 力欹愁挽楚人弓:楚人弓是一种古老的弓,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因忧虑而体力不支。

  4. 三都拟就年时外:三都是指汉代的三都赋,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模仿这些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 五岳虚悬偃卧中:五岳是中国古代的五大名山,这里指代诗人自己,表示他的隐居生活。

  6. 极海此身犹越鸟:越鸟比喻诗人像越国一样,虽然身处异地,但依然保持着对故乡的思念。

  7. 九天翻翼愧胡鸿:胡鸿可能指的是西域的鸿雁,诗人自比为鸿雁,表示即使身处高远之地,也不忘初心。

    译文

    西北战场上战鼓声声,词人忧心忡忡,与众人一样感同身受。
    鬓发渐短,懒得照看秦地美女的镜子;身体虚弱,无力拉动楚国大弓。
    模仿汉代三都赋的作品来抒发情感,隐居生活如同偃卧在五岳之中。
    虽然身处天涯海角,但我仍像越国的鸟儿那样,心怀故土。
    尽管飞向九天,却羞愧不及胡地的大雁,始终不忘自己的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情感的诗作。首句“干戈西北羽书通”描绘出战争和军事的紧张局势,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壮的基调。接着“词客忧时感慨同”一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一位忧国忧民的词客,他与众多人民一同感到深深的忧虑和感慨。
    接下来的句子“鬓短懒窥秦女镜”、“力欹愁挽楚人弓”,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忧国忧民而无心打扮自己、无力挥动长剑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状态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的深切关爱。
    最后两句“三都拟就年时外”、“五岳虚悬偃卧中”,以三都和五岳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土的眷恋。同时,“极海此身犹越鸟”一句,更是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越国鸟儿,既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又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忧患意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