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徵君鬓已斑,谈仙虚拟驻春颜。
大名不籍诸生起,两疏真轻一死还。
未分此身非马革,曾提双剑出燕关。
如今垂翅无侯骨,自戴黄冠老一山。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谭山人的人物形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及赏析:

怀谭山人

  • 慷慨徵君鬓已斑:表达了诗人对谭山人的敬仰之情。
  • 谈仙虚拟驻春颜:形容谭山人虽然已经年纪大了,但仍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谈论着神仙的事情,给人一种青春焕发的感觉。

译文:诗人怀着敬意怀念谭山人,他年过半百,但依然像年轻人一样谈论着神仙的事情,脸上洋溢着春天般的活力。

注释:慷慨(意气风发)徵君(尊敬的友人或同辈),鬓已斑(头发斑白),谈仙(谈论仙道),虚拟(似乎、好像),驻春颜(使面容保持春天般生机勃勃),大名(名声),不籍诸生(不以学问而出名),两疏(两次辞官),真轻一死还(真的比死亡都重要),此身(自己的身体),曾提双剑出燕关(曾经手持长剑从燕地出征),垂翅无侯骨(垂老无依,如同鸟兽之羽垂落),自戴黄冠老一山(自己带着黄帽子在山上修行)。

赏析:这首诗通过赞美谭山人的豪迈精神,展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豁达和乐观。尽管已经到了晚年,但他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谈论着神仙的事情,这体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同时,他也不愿意以学问或名声作为自己的追求,而是更看重生死观念和对生命的尊重。这种人生哲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