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荒三月海势重,一鼓洪涛万丈耸。
颠舟倒石谁禁当,群龙出没诸蛟拥。
天地昏黑风怒号,淘河愁企雁嗷嗷。
孤吟者谁行复立,五湖何处求其曹。

【注释】

南荒:指江南地区。寄潘子朋王百谷:诗人将这首诗寄给友人,希望他们能共同赏析。潘子朋王百谷:作者的朋友,字不详。孤吟:独自吟咏。曹:同“糟”,酒。

【赏析】

《南荒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古体诗。此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春,当时李白正在江淮一带游历。诗中写江南水灾的浩大和危害,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气势磅礴,笔力矫健,感情激越。

开头两句描写江南三月海势汹涌,巨浪万丈。“三月”指春季,江南地区在春天常有台风。这里用“重”字形容海水涌起的样子,突出了水势的浩大。一个“耸”字,把海浪冲天而起的景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这两句诗既点明了时令和季节,又渲染出了天气的异常,为下文进一步描写水灾做了铺垫。

第三句“颠舟倒石谁禁当”,意思是说:狂风巨浪掀翻了船只,冲击着岩石,谁能够制止得了呢?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水灾的浩大和危害之大。“禁当”,制止的意思。

第四句“群龙出没诸蛟拥”,意思是说:狂风巨浪里像群龙一样出现又消失,众多的蛟龙在水中翻滚、争斗。这句诗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狂风巨浪比作蛟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水灾的可怕情景。诗人用“群龙”“诸蛟”等词语,既增加了诗句的雄奇之气,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场灾难的强烈感受。

第五六句写天地昏黑,风怒号呼,河水泛滥,人们痛苦呻吟。“天地”指天空和大地。“愁企”即愁苦欲哭。“雁嗷嗷”形容雁叫声凄厉悲切。这句诗既写出了大自然的恶劣环境,也表达了人们的痛苦心情。

最后两句写自己独自一人吟咏不已,但又不知该到哪里去才能找到避难的地方。诗人用“行复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同时又用“五湖何处”来表示自己的无奈和迷茫。这里的五湖指的是长江中下游五大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等。

整首诗通过写江南水灾的浩大、危害之大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自然灾害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在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