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潮情未已,空阔独闻钟。
一一度寒水,泠泠入远峰。
乾坤皆梦薮,城市亦萍踪。
心忽随僧觉,浮云破几重。

【注释】

①候潮:等待涨潮。

②空阔:空旷广阔。

③一一度:形容钟声一遍又一遍地敲响。

④泠泠:形容水声清凉入耳。

⑤梦薮:梦中的场所。

⑥萍踪:像浮萍一样的踪迹。

⑦破几重:穿透了几层云霞。

【赏析】

《舟上闻江寺晓钟》是一首七绝,写于作者乘船途中。首联写诗人在江船上听到江寺的晨钟,感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致;颔联描绘晨钟之声,仿佛寒水激荡,泠泠作响;颈联写江寺之高远,城市之渺小;尾联写自己心随晨钟,飘飘若浮云,几经变幻。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

这首诗是诗人乘船路过江寺时所闻,因此诗中“候潮”与“闻钟”相照应,而“江寺”与“舟上”也相应映。“候潮”点出时间是在傍晚或清晨,这是诗人乘船经过江寺的时间,所以“候潮”也是对江寺的描写。“舟上”,即指乘船。诗人在舟上听到江寺的晨钟,感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情致。

第二句“侯潮情未已”,“侯”在这里是等待的意思。“未已”,就是没有停止、结束的意思。这句是说,等待潮汐涨落的情志还没有终止。“候潮”和“未已”两个词连在一起,说明诗人乘船经过江寺的时间相当长。

第三句“空阔独闻钟”,“空阔”是空旷广大的意思,“独闻”是独自听到的意思。这句是说,空旷广阔的环境中,只有我一人听到了钟声。“独闻”和“空阔”连用,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听到钟声时的心境。

第四句“一一度寒水,泠泠入远峰”。这里的“一”是数词,用来表示钟声的一遍又一遍地响起。“一一度”,意思是钟声一遍又一遍地响起来。“寒水”是冷清的水声。“泠泠”,是指钟声的声音清脆悠扬。“入”是进入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钟声从远处传来,清脆悦耳,一直传到山岭之上,好像寒水流入远方的山岭之中。“寒水”和“入”连用,表现了钟声的回响,使人产生遐想,联想到江流曲折、山峦起伏的自然风光。“寒水”和“泠泠”连用,表现了钟声的清丽悠扬。

第五句“乾坤皆梦薮”,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天地间就像梦中的一片莽莽荒原一样,无边无际,渺无人烟。“乾坤”,指天地,这里比喻茫茫大千世界。“梦薮”,意思是梦中的土地,引申为幻想的境界。“亦”,也。“萍踪”,意思是像浮萍一样的踪迹,这里指漂泊不定的生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就像梦中那样辽阔,人世就像飘泊的浮萍那样渺茫不定。这一句既是诗人想象的结果,又与前两句形成对照。

第六句“城市亦萍踪”。“城市”指人间的城市。“亦”,也。“萍踪”与上文相同,意思是像浮萍一样的踪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人间的城市生活也像飘泊的浮萍那样渺茫不定。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感慨和感叹。

第七句“心忽随僧觉”,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忽然之间我的心跟随着和尚(僧人)一起领悟到了佛理。“忽”是突然的意思。“悟”,领悟。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忽然之间我的心跟随着和尚(僧人)一起领悟到了佛理。这一句是说,忽然之间我的心跟随着和尚一起领悟到了佛理。这一句是说自己忽然领悟到了佛理,从而心情豁然开朗,如同浮云被击碎一样,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

第八句“浮云破几重”。“浮云”是飘浮在空中的云彩,这里比喻诗人的心情。“破”是突破的意思,“几重”是指层层叠叠的云雾。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忽然之间我的心跟随着和尚一起领悟到了佛理,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云彩被击碎一样,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

整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唐诗三百首》中评价此诗:“语意清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