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坞萧条夜漏迟,更堪剪烛话幽期。
叶声四起催山雨,涧溜斜分到石池。
松菊喜逢三径日,风尘忆共五陵时。
凭阑莫奏招商曲,零落芙蓉越水湄。

【注释】

  1. 瑶石山房:指作者的住所。2. 竹坞:竹林围绕的庭院。3. 萧条:荒凉冷落。4. 夜漏迟:夜晚的时间流逝缓慢,即夜深了。5. 剪烛话幽期:点着蜡烛交谈,共度深夜时光。6. 叶声四起: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7. 涧溜斜分:小溪水流淌过石头形成的水池。8. 松菊:松和菊花,这里代指隐士的生活。9. 三径日:三株竹子旁边的日子,指隐居的闲适日子。10. 五陵:《后汉书》卷八十七《冯衍传》:“冯衍字敬通,五陵人也。”五陵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11. 招商曲:招揽客人的曲子。12. 零落芙蓉:荷花凋零的景象,这里形容自己的孤独。13. 越水湄:浙江一带的河流,这里指绍兴。14. 赏析:
    【译文】
    竹林环绕的庭院里寂静清冷,深夜的时钟走得很慢,点起灯来谈论心事。
    树叶在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催雨来临,山涧的小溪斜斜地流到石头砌成的池塘边。
    喜欢与松树和菊花作伴度过隐居的岁月,怀念过去与风尘中的友人一起畅饮的时节。
    靠在栏杆不要弹奏招引客人的乐曲,因为荷花已经零落,只有越江之水还在流淌。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夜晚,在山居之中,诗人点着油灯,与朋友相聚,共论心事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环境。“竹坞萧条夜漏迟”描绘出山居的幽静和夜已深沉;“更堪剪烛话幽期”则写出了诗人夜深仍与朋友相聚、谈心的情形,表现了他们的高雅情趣和高尚志趣。诗的中间两句,通过写景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主题思想,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境界。前一句写“叶声四起”,暗示着风雨将至,而“催山雨”三字,则把这一自然现象与诗人的心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后一句写涧流斜注到石池,进一步渲染山居的幽静和夜的深沉;同时暗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孤寂。“涧溜”句用倒装,以景结情,言虽平淡,却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最后两句,诗人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历史故事,感慨自己不能像古人一样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只能独自凭栏遥想,抒发了诗人的寂寞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意境高远,格调清新,充分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和淡泊明志的高洁品质,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