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旐遥驰睢水滨,都门恸哭起行尘。
乾坤尚想凌云赋,烽火空伤报国身。
季子剑留悲异日,中郎书在与何人。
南湖烟水秋应惨,不过西州亦怆神。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丹旐遥驰睢水滨 - 指朱公的灵柩缓缓地行驶在前往睢水(今河南省淮河流域)岸边的路上。“丹旐”是红色旗幡,通常用来象征尊贵和丧事。
- 注释: 朱公,可能是指一位显赫的人物或长官,其灵柩即将启程回故乡德州。
- 赏析: 此句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庄重与哀伤,同时也暗示了朱公生前的声望与地位。
- 都门恸哭起行尘 - 在京城门口(都门)悲痛欲绝地送别离去的人,扬起了尘土。
- 注释: “都门”指的是京城的大门,而“恸哭起行尘”形容了送别时极为悲痛的情景。
- 赏析: 此句表现了作者对朱公的深情厚谊和对其离去的不舍之情。
- 乾坤尚想凌云赋 - 即使身处天地之间,也想象着朱公能够像《登高》那样创作出气势磅礴的诗文。
- 注释: “凌云赋”指的是气魄宏大、超越凡俗的文学作品。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朱公卓越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其文学成就的敬仰。
- 烽火空伤报国身 - 烽火台虽然燃起了报警的烽火,但却没有用上,因为朱公已经离开了。
- 注释: 这里“报国身”指的是为国家效力的身体。
- 赏析: 这句诗揭示了朱公虽已不在人世,但其精神依然激励后人为国家献身。
- 季子剑留悲异日 - 季子剑作为纪念品留在身边,预示着未来会有悲伤的日子。
- 注释: “季子剑”可能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或情感价值的物品。
- 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朱公离世后的思念和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的预感。
- 中郎书在与何人 - 中郎书中留下了对某人的思念之情,但却不知该与谁分享。
- 注释: “中郎”可能是朱公的官职或身份,而“书”指的是书信。
- 赏析: 这句诗透露出作者对朱公的深切怀念及对其未竟心愿的遗憾。
- 南湖烟水秋应惨 - 秋天的南湖上弥漫着烟雾,景色令人伤感。
- 注释: “南湖”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而“烟水”则形容水面上的雾气。
- 赏析: 此句营造了一个凄凉的氛围,反映了离别时的心境。
- 不过西州亦怆神 - 即使是西州的山川河流也会让人感到悲伤。
- 注释: “西州”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或区域。
- 赏析: 这句诗以夸张的方式表达了对朱公离世后留下的空虚和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