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团团凋紫兰,风尘空叹别离难。
美人挟瑟岁云暮,客子当歌月正寒。
塞北千金求騕袅,越南万里贡琅玕。
夔龙勋业还今日,搔首云天愧羽翰。
【译文】
玉露团团凋紫兰,风尘空叹别离难。
美人挟瑟岁云暮,客子当歌月正寒。
塞北千金求騕袅,越南万里贡琅玕。
夔龙勋业还今日,搔首云天愧羽翰。
赏析:
《感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秋风萧瑟,景物凄凉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语言优美,是一篇优秀的抒情佳作。
玉露团团凋紫兰,风尘空叹别离难。
美人挟瑟岁云暮,客子当歌月正寒。
塞北千金求騕袅,越南万里贡琅玕。
夔龙勋业还今日,搔首云天愧羽翰。
【译文】
玉露团团凋紫兰,风尘空叹别离难。
美人挟瑟岁云暮,客子当歌月正寒。
塞北千金求騕袅,越南万里贡琅玕。
夔龙勋业还今日,搔首云天愧羽翰。
赏析:
《感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秋风萧瑟,景物凄凉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语言优美,是一篇优秀的抒情佳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结构,还得考核情感。每句2分,共八句,满分16分。此诗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押韵,格律严格,中间两联都是五言。第一联写远景;“青嶂”“寒湍”等词描绘了一幅江边寒峭、苍茫的画面
【注释】 梁思伯:诗人。风字:取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赋》,“咏物诗”中常见的一个主题。 词客:诗人自称。 感秋风:感叹秋日的风。 登楼望朔鸿:登上高楼,远望北归的大雁。 山月上:指月亮高悬在山头之上。 卷幔海云空:收起帘子(帷幔)看海上云雾缭绕的景象。 狂歌:放声大唱。 交情痛饮:指与朋友欢聚畅饮。 佳期:美好的约会。 菊丛:菊花盛开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
【注释】 匡庐:庐山。 神踪:仙人的踪迹,指仙人隐居的地方。 先春灵草长,入夜圣灯燃:春天来临的时候,山上生长着茂盛的灵草,夜晚的时候,山中的佛光如同点燃了的圣火一样。 漫忆千株杏,空馀五色烟:我常常怀念那千株盛开的杏花,但如今它们只剩下了五色缭绕的烟雾。 终然脱尘网,来诵绿苔篇:最终还是脱离了尘世的束缚,来到了庐山,诵读那些绿色的苔藓诗篇。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性的诗作。诗人在庐山游览
跃马却怜当日事,闻鸡忽忆十年时。 思亲梦逐看花剧,去国情添折柳悲。 天远更为招隐赋,路危空咏卜居辞。 上林春色应无恨,谁遣江湖忆钓丝。 注释与解析: - 跃马:骑马奔跑的场景,这里可能暗示诗人的豪迈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 - 怜:怜悯,感慨之情。 - 当日:指过去的那些岁月,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闻鸡:《诗经·鸡鸣》有“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注释】: 岸帻(fú)坐清夜:脱下头巾,坐在清凉的夜里。 冥冥:幽暗的样子。 微凉生密竹:微风带来凉爽的气息,吹拂着密集的竹林。 急响:急遽的声响。 衰荷:凋谢的荷花。 即事:眼前的事物。 易成感:容易产生感慨。 会心:领会、领悟的意思。 宁在多:难道是多余的? 怜肮脏:怜惜自己不干净。 客醉且狂歌:醉酒了就放声高歌吧。 赏析: 首联写秋堂夜集时的景致。秋堂夜晚,诗人披头散发地坐在清幽的夜晚中
【注释】 金溪:即金川,在今四川松潘县。石观:石观岩,在金川。绝顶:山峰的顶峰。 龙宫:神话传说中海底宫殿。迥(jiǒng):高远。 藤悬:像藤条挂在山崖上一样。鸟道:像鸟飞过的小路。赊(shē):遥远。 苍崖:指高山的崖壁。秘玉液:指仙人炼丹用的琼浆玉液。 丹壁:指丹炉上的墙壁,丹炉是炼丹的地方。走金蛇:指丹炉里炼出金色的蛇形火精,即金丹。 去似:像去时。寻源客:寻源道士,指寻找炼丹真迹的人。
岁暮集黎惟仁紫芝山房云木自萧疏,何惭大隐居。雨残三径菊,尘满一床书。 注释与译文 此诗描述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独自居住在山房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 诗句释义 - 云木自萧疏:形容山房周围树木繁茂,景色优美。 - 何惭大隐居:诗人因身处山林而感到自豪,没有惭愧于自己的隐居生活。 2. 译文 诗人在深秋时节,独自居住在山房中,四周环绕着繁茂的树木。他感叹大自然的美丽
秋堂夜集听雨 其三 释义:秋天的晚上,诗人在书房中聆听屋外的雨声。他掩上门径,独自坐在池边,看着竹子显得更加清静。药裹逢秋减,意味着药物的功效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减弱。诗篇惬夜评,表示诗歌的内容在夜晚的宁静环境中得到了更好的评价。 注释: 1. “秋堂夜集”: 指的是秋天的晚上,作者邀请友人在书房中聚会。 2. “其三”: 表示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三首。 3. “息心聊掩径,池竹澹孤清”: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写秋夜听雨的闲适。首二句写秋雨连绵不绝,虚堂中点烛赏玩雨景的情景;颔联以“断”字写出了雨声如织,使人感到秋夜的寒冷;颈联抒发了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凉情怀;尾联写秋日里草木凋零,无人采摘幽兰。 全诗意境清冷而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注释】 山雨晚仍急:山中的雨在晚上仍然下得很急。 粉署:官署。 金樽:酒杯。 悴:憔悴。 百卉:各种花草
燕京感怀(其四)注释: - 尘塞戈铤血未干: 尘土飞扬,戈矛交错,鲜血尚未干涸。 - 龙庭烽火报长安: 皇宫中传来的战报如同龙庭之火一般,传到了长安。 - 拟擒可汗先开幕: 准备捕获可汗,首先举行盛大的开幕式。 - 欲拜嫖姚更筑坛: 想要向嫖姚致敬,再次建立祭坛。 - 青海月明胡马动: 青海上的月亮明亮,远处的胡人马匹开始躁动。 - 黄榆风急皂雕寒: 黄榆树上的风急促,皂雕感到寒冷。 -
【注释】 一望关河:一望:一眼望去。关河:关塞河流,泛指边疆。 商声萧瑟起平芜:商声:古代乐调中用箫、管等吹奏的曲调。萧瑟:萧条凄凉。平芜:指平坦的原野。 汉畿:西汉的疆域。汉畿四塞称天府:四塞:四面有险可守。称天府:以国都为天府之国。 周室:指西周。千年纪瑞符:一千年都是吉祥的标志。 承露金茎:汉武帝时,在建章宫设铜柱承露以象征天。缥缈:形容轻盈飘忽。 迎风琳观:指玉饰雕琢的宫殿台阁。倚虚无
翻译: 1. 缥缈丹梯万仞馀,风尘回首列仙居。 - 注释:丹梯指的是仙人居住的仙境,万仞馀表示高不可测,风尘回首则形容在尘世中回顾这些仙境。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留恋,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2. 石楼积翠临沧海,铁柱飞泉落紫虚。 - 注释:石楼指的是山中的楼阁,积翠指山上的翠绿植被,临沧海意味着靠近大海,铁柱飞泉指坚固的岩石上的飞泉声如雷鸣。 - 赏析
【诗句翻译】 在豫章遇到睿智的贤人,他是我的行人。 岐路苍茫,我震惊地挥舞着衣袖,问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楚天? 疲惫如旅人的相如,怀疑博望的才华。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注释】 1. 豫章:地名,今江西南昌市。 2. 睿夫:贤人。 3. 行人:指使节。 4. 岐路:岔路口。 5. 把袂:挥手。 6. 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汉武帝时期的文臣。 7.
我们需要逐句解读诗句。 1. 感秋(一) - “江湖此日复何如”:秋天的江湖景色如何,是否依旧如往昔那样美丽? 关键词:江湖、复、何如 - “谩向天南赋卜居”:我漫无目的地在南边寻找一个可以定居的地方。 关键词:谩、赋、卜居 2. 感秋(二) - “京国念归怀陆橘”:我思念着京城,想念故乡的特产——陆橘。 关键词:京国、念归、陆橘 - “乡园行乐想潘舆”:我在家乡时总是喜欢游乐
感秋 碧纹冰簟正宜秋,卧看银河净欲流。 鳷鹊观前清露滴,卢龙塞下暮云稠。 临风长想苏门啸,多病徒怀杞国忧。 诸弟故园应北望,相思知上海边楼。 【注释】 1. 碧纹冰簟(diàn ):冰簟,即冰床。簟子上刻有花纹如碧色鱼鳞的席子。 2. 银河:指夜空中闪烁的星光。 3. 鳷鹊观(juéquè guān):即鹊观,在长安城东北。 4. 杞国忧:杞国,春秋时小国,在今河南杞县西南。传说秦穆公灭了杞国后
注释 - 郭隗台:地名,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战国时燕昭王曾在此筑高台以招贤士。 - 客衣未授寒砧急:意思是说,由于寒冷,客人的衣服还没有来得及交给裁缝,就听到了急促的打更声。 - 羽檄:古代用羽毛装饰的军书。这里指军中文书。 - 暮角哀:傍晚时分吹奏的号角声。这里形容战争的紧张气氛。 - 睥睨:这里指从高处向下望。 - 蓬莱:神话中三座神山之一,位于东海。 译文 在佳节之际,我登上了郭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