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丹壑倚疏楹,散帙焚香岂世情。
吟罢独看河岳色,客来同听桂松声。
三春帘卷城云入,半夜窗临海日明。
拟把钓竿终远去,即凭高阁瞰东瀛。

【注释】

登黎氏山楼:登上黎氏山楼。

翠微丹壑倚疏楹(yǐng):在山峦的翠绿中,红日映照的山壑傍靠着稀疏的屋梁。

散帙焚香岂世情(jì):把书卷散开,燃起熏香,难道是追求世间名利之情吗?

吟罢独看河岳色(hé),客来同听桂松声:吟诗之后独自观赏大河大山的景色(或“欣赏河岳之色”),客人来了便一同聆听着桂花和松树的声音。

三春帘卷城云入:三春之末,城上飘动的窗帘被卷起,城中云气进入。

半夜窗临海日明(mèn),拟把钓竿终远去:半夜时,我站在窗户前,面对着海上升起的太阳。我打算收起钓竿离开这里,去远行了。

即凭高阁瞰东瀛(kàn):就凭高高的楼阁向下望去,俯瞰着东方的日本列岛。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流落异乡时登楼远眺所见所感。首联写登楼所见景物:在山峦的翠绿中,红日映照的山壑傍靠着稀疏的屋梁,诗人在此地悠然散开书卷,点燃熏香,岂是追逐世俗名利之辈?颔联写诗人观景而思,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态度,表现了一种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颈联写诗人因怀想故里而产生归隐之念;尾联写诗人因怀想故里而产生归隐之念,也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一展宏志的愿望。全诗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意境开阔,风格雄健,语言清新自然,韵味悠长,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胸怀大志、乐观自信、旷达不羁的性格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