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馆西风丛桂开,天长犹阻朔鸿来。
忧时应念山公启,作赋空惭水部才。
一卧烟霞违汉署,几看烽火望燕台。
清秋河岳堪藜杖,莫动江南庾信哀。

寄宗吏部子相

西风丛桂开,天长犹阻朔鸿来

忧时应念山公启,作赋空惭水部才

一卧烟霞违汉署,几看烽火望燕台

清秋河岳堪藜杖,莫动江南庾信哀

诗意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秋日的图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野馆西风丛桂开”,以西风和丛桂为画面,营造出秋天的凉爽与清新之感,而“野馆”则点明了这是在郊外的一个简陋场所。接着“天长犹阻朔鸿来”,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远,使人不禁联想到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第二句“忧时应念山公启,作赋空惭水部才”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自我反省。山公启可能指的是某位贤达之士,暗示着诗人因自己的才能未能得到重用而产生的失落感。而“水部才”显然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王勃,诗人在这里自嘲自己虽有诗才却未被世人所识。

第三句“一卧烟霞违汉署,几看烽火望燕台”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思乡的情绪。烟霞和汉署、烽火和燕台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用来寄托情感的元素。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内心深处仍怀念着故国和故乡。

末两句“清秋河岳堪藜杖,莫动江南庾信哀”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友人的祝福。“清秋河岳堪藜杖”意味着在这个清秋时节,诗人可以借助山水之助,找到心灵的慰藉。而“莫动江南庾信哀”则祝愿远方的朋友不要因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悲伤。这既是对朋友的关心,也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安慰。

译文

在这西风瑟瑟的秋日,我独自坐在简陋的野馆中,看着丛生的桂花盛开。然而,漫长的时光似乎也阻隔了远方朋友的书信到来。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位贤达之士山公的启示,以及我自愧不如的水部尚书王勃。

我曾梦想过在烟雾缭绕的山间隐居,远离尘世喧嚣。如今,我只能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遥望家乡的燕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在这清冷的秋夜里,我倚着山川之伟岸,手持藜杖寻找心灵的庇护。请不要忘记,我的家乡并不遥远,江南的庾信也能感受到我的忧愁和思念。

注释

  • 西风丛桂开:秋季的凉爽风和丛生的桂花。
  • 天长犹阻朔鸿来:尽管时间漫长,但书信仍未能到达。
  • 忧时应念山公启:当忧愁时,应想起历史上的高士山涛。
  • 作赋空惭水部才:写诗作赋时,常感到惭愧于自己不如古代的文豪王勃。
  • 一卧烟霞违汉署:在自然美景中寻找心灵慰藉。
  • 几看烽火望燕台:站在烽火连天的战场边远之地眺望家乡。
  • 清秋河岳堪藜杖:在宁静的山水中寻找心灵的依靠。
  • 莫动江南庾信哀:请不要为我忧伤,因为我并不孤单。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秋日图景,传达出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内心的孤独与忧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典故相结合,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