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侍朱衣献履辰,惊看此日物华新。
中原天地犹寒色,南国山川自战尘。
鸿雁塞遥恒避腊,柳梅谷暖暗生春。
斸苓采药原吾分,一醉江楼笑此身。

【注释】

壬子:农历壬子的一年。长至:冬至,即农历的十二月。朱衣献履辰:在古代中国,皇帝或高级官员穿着朱红色的官服,头戴黑色的帽子,这是对臣下的一种恩宠。

惊看此日物华新:惊讶地看着这一天万物都呈现出新的生机。惊:惊讶。物华:万物。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今山西、河南一带。寒色:冷色调。

南国:指南方地区。战尘:战争的尘埃。

鸿雁塞遥恒避腊:鸿雁飞越边塞时总是躲避严寒的冬天。

柳梅谷暖暗生春:春天来临的时候,柳树和梅花的芬芳已经弥漫开来。

斸苓:茯苓,一种中药。采药:采集药物。

一醉江楼笑此身:沉醉在江楼上,笑着看待自己的一生。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壬子年冬至时节所写,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叹与欣赏,以及对于生活琐事的淡然处之的态度。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首联“曾侍朱衣献履辰,惊看此日物华新。”诗人回忆起曾经侍奉皇帝的日子,那时皇帝穿着华丽的衣裳,头戴黑色的帽子。然而现在看到这一天万物都呈现出新的生机,不禁感到惊讶。这里的“惊”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惊喜之情。

颔联“中原天地犹寒色,南国山川自战尘。”诗人继续描写了南北两地的景象。中原地区的天气依然寒冷,而南方地区的山川则被战争的尘埃所笼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战争对自然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颈联“鸿雁塞遥恒避腊,柳梅谷暖暗生春。”诗人描述了鸿雁飞越边塞时总是躲避严寒的冬天,而柳树和梅花在山谷中则散发出芬芳,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以自然界的事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斸苓采药原吾分,一醉江楼笑此身。”诗人表示自己原本就喜欢采集药材,现在能够自由地享受生活的欢乐,因此他决定在江楼上畅饮,笑看自己的人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豁达和乐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琐事的淡然处之的态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