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富文雅,邺宫常宴游。
贤王开邸第,异代继风流。
地即三台旧,人疑七子俦。
彯缨俯漳水,散帙对嵩丘。
珍木环书阁,仙禽去画楼。
开尊明月夜,授简白云秋。
景物寰中胜,烟雾象外幽。
竹园空赞述,桂树谩淹留。
奕叶屏藩重,宗支礼数优。
清时多赋诵,况乃集应刘。

西园雅集为赵王作

魏氏富文雅,邺宫常宴游。贤王开邸第,异代继风流。地即三台旧,人疑七子俦。彯缨俯漳水,散帙对嵩丘。

注释:魏氏家族富有文采,邺宫经常举行宴会游玩。贤王开设了府邸,继承了古代的风范和风度。这个地方就是三台的旧址,人们相信这是七子之一的地方。低头看着漳水,整理着书卷对着嵩山丘。

珍木环书阁,仙禽去画楼。开尊明月夜,授简白云秋。景物寰中胜,烟雾象外幽。竹园空赞述,桂树谩淹留。奕叶屏藩重,宗支礼数优。清时多赋诵,况乃集应刘。

注释:珍贵的树木环绕在书房的阁楼上,仙禽飞离了画楼。开樽畅饮在明亮的月光之下,授简谈论在白云飘荡的秋天。这里的风景胜过天下的美景,云雾缭绕如同在遥远的象外。竹林中的竹子空自称赞,桂花树白白耽搁了停留的时间。家族世代都有重职,宗支关系礼仪优厚。清明时期多有赋诗吟诵,更何况是像应劭那样的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邺中士族豪奢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高雅的文化情趣。诗的前四句写邺中贵族的生活和他们的文风。“贤王开邸第,异代继风流”一句表明赵王的府邸是继承前代遗风而建造的,意指其建筑和装饰都是仿照古代名流的风格。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邺中士族的豪华生活场景,从他们精美的府邸到庭院中的珍奇植物,再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邺中贵族文化的赞美之情。“景物寰中胜,烟雾象外幽”两句将邺中的美景与世外仙境相提并论,突出了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魅力。接着,诗人又通过“竹园空赞述,桂树谩淹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执着。最后两句则是对邺中士族的赞美之辞,指出他们不仅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这首诗以邺中士族的生活环境为背景,通过对他们的生活、文化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邺中士族的高雅品味和独特魅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的深深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