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使出西署,行行剑气雄。
青骊踏秋草,苍隼击霜空。
吴楚寒云外,关山夕照中。
旅程随白雁,乡露隔丹枫。
忧国情应切,悲秋意不穷。
士衡有词赋,早晚寄江东。
【诗句注释】
星使:即指陆子韶使南。星使,唐代指朝廷派出的使者。出西署:出宫门。
行行剑气雄:指陆子韶手持宝剑,威风凛凛。剑气,指剑气逼人的气势。
青骊(lí):一种黑色的骏马。秋天的草木被踏得发黄,可见陆子韶骑马的速度之快,“青骊”也暗指陆子韶。
苍隼(shǔn):苍鹰的一种,秋高气爽的时候飞向高空去捕食。这里用苍隼击霜空,比喻陆子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吴楚寒云外:指江南一带的寒冷天气和荒凉景象。吴楚,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寒云,指天空中低垂的阴云,天气十分寒冷。
关山夕照中:关山是指华山、太华山等高山。夕照中,指傍晚时分,太阳下山时。关山夕照,形容景色凄凉,环境恶劣。
旅程随白雁:陆子韶在旅途上,像一群白色的大雁一样,跟随他前进。
乡露隔丹枫:家乡的露水隔着一片红彤彤的枫叶。这里的“霜”、“霜”、“枫叶”都暗示了秋天的气候和景色。
忧国情应切: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应该更加深切。应切,应该更加深切。
悲秋意不穷:对秋天的感受,应该没有尽头。穷,穷尽。
士衡有词赋,早晚寄江东:陆子韶曾经写过一首词赋《长干行》,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早晚寄江东,意思是说,陆子韶一定会把这首词赋寄给江东的朋友。
【译文】
星使从宫中走出,踏上了西官署的台阶,他手握宝剑,威风凛凛,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
他骑着青骊马,踩着秋天的草叶,就像一把利剑斩断了秋天的枯草。
他驱马穿越吴楚之地的寒云,越过重重高山,向着夕阳下的关山行进。
他一路跟随一群白色的大雁,穿过家乡那片红色的枫叶林。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对秋天的感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陆子韶曾写下过一首词赋,寄托着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希望早日寄回江东。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通过描绘陆子韶出使南国的壮丽画面,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壮阔,情感丰富而深沉。
首句“星使出西宫”,既交代了陆子韶的身份和使命,又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铺垫。陆子韶作为星使,代表着朝廷的使命和威严,他的出行必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陆子韶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城门,展现出了他的勇敢和果断。这种气势如同一道霹雳,瞬间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这种威风凛凛的形象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英雄豪侠,不禁让人心生敬意。
第二句“行行剑气雄”,进一步描绘了陆子韶的形象。他手持宝剑,挥舞着那锋利的剑刃,仿佛要划破天际。这种气势磅礴的场面令人感到震撼和敬畏。同时,这也暗示了陆子韶此行的目的和责任重大,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去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接下来的三句“青骊踏秋草”,“苍隼击霜空”,都是陆子韶在出使过程中的场景描绘。他骑着一匹青色的骊马,踏着秋天的草地,疾驰而过。这匹马儿仿佛有着无尽的力量和速度,让人不禁为之惊叹。而陆子韶则如同一只矫健的苍鹰,展翅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中。他的身影在秋风中显得如此英武和坚定,仿佛在告诉世人,他将会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完成使命。
第四句“吴楚寒云外”,继续描写陆子韶出使的过程。他穿越了吴楚之地的寒云,越过崇山峻岭,向着夕阳下的关山前进。这一路上,陆子韶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但他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使命。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第五句“旅程随白雁”,进一步描绘了陆子韶的行程。他一路跟随一群白色的大雁,穿过家乡那片红色的枫叶林。这些大雁象征着陆子韶的家人和朋友,他们一直在关注着他的行程和安危。而他则时刻铭记着家人的期望和嘱托,勇往直前地前行。这种深深的亲情和友情让人感动不已。
第六句“乡露隔丹枫”,则是对陆子韶内心世界的描绘。他虽然身处异地,但内心深处依然牵挂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那些晶莹剔透的露珠仿佛是他的泪水,而那些鲜艳的枫叶则代表着他心中的思念之情。这种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让人深感共鸣。
最后一句“忧国情应切”,是对陆子韶内心情感的总结和升华。他深深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忧虑,为人民的苦难而哀伤。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有亲身经历过国家危难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情感的沉重和深远。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陆子韶出使南国的情景和内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使命的高度赞扬。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诗歌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以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