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辞清跸沐殊恩,金阙东头赐玉樽。
岂为宪臣虞醉饱,要令文教布乾坤。
渊渊洙泗有流派,渺渺江淮无点浑。
更喜春风报消息,几多桃李在公门。
晓辞清跸沐殊恩,金阙东头赐玉樽。
岂为宪臣虞醉饱,要令文教布乾坤。
渊渊洙泗有流派,渺渺江淮无点浑。
更喜春风报消息,几多桃李在公门。
【注释】
- 清跸:指皇帝的车驾。
- 渊渊洙泗(sū suī)有流派:洙水、泗水两条河流在山东流经曲阜时汇合,形成了鲁国古都的渊源。
- 渺渺(miǎo):形容广阔无边。
- 春风报消息:指春天来临带来的好消息。
- 桃李:比喻培养的学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御史陈士贤赴南畿任职时所作的一首赠别诗。全诗以赞美为主,表达了对陈士贤的深情厚意和对他前程顺利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抒发出诗人对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视和自己对政治前途的向往之情。
首句“晓辞清跸沐殊恩”,写诗人清晨告别皇上车驾的场景。这里,“晓辞”二字既表现了时间的紧迫和离别的情绪,又暗示了诗人对陈士贤的殷切期望;“清跸”(帝王所乘舆马经过处,清道而行,以示尊重),既表现了皇帝对陈士贤的关怀和重视,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尊师重教的风尚。
次句“金阙东头赐玉樽”,描绘了陈士贤受赐玉樽的情景。这里的“金阙”、“玉樽”都是贵重物品,象征着尊贵和荣耀。通过这一场景,诗人表达了对陈士贤即将踏上仕途的祝贺之意。
第三四句分别从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两方面来赞扬陈士贤的德才兼备。前一句“渊渊洙泗有流派”,借用《论语》中的“洙泗之间,人皆仰之”的典故,赞美陈士贤品德高尚、学问深厚;后一句“渺渺江淮无点浑”,则用李白《江夏赠韦南陵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江汉思归客,风云故道难。穷目尽所睹,吴楚自相怜”的意境,表达了对陈士贤未来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更喜春风报消息,几多桃李在公门”,则是直接表达对陈士贤未来成功的祝愿。这里的“春风报消息”寓意着吉祥如意、喜事连连;“几多桃李在公门”则是指陈士贤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将来也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陈士贤的赞颂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期待,同时展现了自己对个人前途的向往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