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黄花已过秋,远书忽到念同游。
风云万里官须做,尘土三边志欲酬。
落日高台谁举烛,西风野渡自横舟。
萍踪虽远心常近,倚遍元龙百尺楼。

诗句释义和译文:

  1. 冷落黄花已过秋,远书忽到念同游。
  • 注释:“黄花”指菊花,这里可能指的是秋天的景色或与秋天相关的事物。 “落寞”形容菊花在秋风中凋谢的样子,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远书”是指远方来的书信,“忽到”表达了收到这封信时的意外和惊喜。 “念同游”表明写信者想念与自己一同赏花的人,可能是一位友人或者同行者。
  • 译文:菊花已经凋零了,而远方的书信忽然到来,让人想起我们一同游玩的日子。
  1. 风云万里官须做,尘土三边志欲酬。
  • 注释:风云万里表示形势复杂多变,需要处理各种事务;“尘土三边”可能指的是边疆或偏远地区,暗示需要在那里建立功绩。 “官须做”意味着必须履行官员的职责,这里的“做”可以解读为完成、实现。 “志欲酬”表示有抱负和愿望要得到回报或实现。
  • 译文:面对风云变幻的局势,我必须承担起责任,努力工作,以期在尘土飞扬的三边之地有所建树,实现我的壮志。
  1. 落日高台谁举烛,西风野渡自横舟。
  • 注释:落日、高台和西风都是典型的秋天景象,描绘了一种凄凉而宁静的画面。 “谁举烛”可能是指没有人来照亮或引导,暗喻孤独或无助。 “自横舟”意味着自行划船,可能意味着独自在河边或湖上度过夜晚。
  • 译文:夕阳西下时分,我在高台上独自点起了蜡烛,而在西风中的野渡无人陪伴,只能自驾小船渡过河面。
  1. 萍踪虽远心常近,倚遍元龙百尺楼。
  • 注释:“萍踪”指的是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行程或生活状态。 “虽远”表明虽然距离遥远,但内心却始终贴近。 “元龙百尺楼”引用了古代人物陈元龙的故事,他在楼上欣赏风景时,被风吹倒,但他仍能保持镇定,不受影响。
  • 译文:即使我的行踪飘荡不定,远离家乡,我的心始终与你紧密相连。我已经倚遍了元龙那百尺高楼,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诗,通过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景观和意象,如“菊花”、“落日”、“西风”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的“官须做”和“志欲酬”等词句,也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对事业成功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赠答诗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