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新刊进修录,老夫三读仰儒宗。
挽回太古淳庞气,扫退如今轧茁风。
白玉堂前春浩浩,黄金台下月溶溶。
更芟枝叶寻根本,围棘中间见晦翁。

【注释】

丘司成:丘浚,字伯生,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太学: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三读:三次阅读。

挽回:挽救。太古:远古,指古代淳朴的风气。轧茁(zhā shuò)风:形容世俗的浮华和浅薄之风。

白玉堂:指翰林院,是皇帝身边的重要机构。春浩浩:春天的景色浩瀚如海。黄金台:汉高祖曾置千金于台上,招揽天下贤才。溶溶:月光明亮的样子。

更芟枝叶寻根本:进一步去剪除那些枝节上的东西,寻找事物的根本所在。晦翁:朱熹,字元晦,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大师。

【赏析】

《丘司成寄太学进修录》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丘浚为友人在太学进修期间所作的勉励之辞。全诗以“进修录”为中心,通过对历史、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人品德修养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对其学业精进、道德高尚的美好祝愿,以及对于时代风尚的深刻批评。

首句“太学新刊进修录”,直接点明主题,指出朋友正在学习《进修录》,这是一部关于儒家经典的汇编,对于学者来说至关重要。第二句“老夫三读仰儒宗”,则表明诗人自己也是研习儒家经典的专家,对《进修录》有着深厚的认识和理解。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学习《进修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期待。

接下来的句子“挽回太古淳庞气,扫退如今轧茁风”,继续展开对友人的勉励与期望。这里借用了“太古”和“轧茁”两个词,前者指的是古代的淳朴风气,后者则用来形容现在的世态炎凉。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继承并发扬这种古代的淳朴风气,同时也要摒弃那些世俗的浮华和浅薄之风。

接下来的两句“白玉堂前春浩浩,黄金台下月溶溶”,则是对友人生活环境和氛围的描绘。白玉堂和黄金台都是高贵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友人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而“春浩浩”和“月溶溶”则分别描绘了这两种环境的美丽景色。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描写,让友人感受到自己的鼓励之情。

最后两句“更芟枝叶寻根本,围棘中间见晦翁”,则是进一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愿。这里的“芟枝叶”是指剪除不必要的细节和枝节,而“见晦翁”则是指找到事物的核心所在。这两句寓意着希望友人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和研究,不被琐碎的事物所干扰,真正掌握学问的精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期望和信任。

整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学习态度和追求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学问和道德的重视,以及对个人品格和修养的期待。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