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读寄来诗,今日相逢是旧知。
沧海尽能容濩落,华山何必问希夷。
长松强项霜凝野,翠竹摇头月满池。
休问当时王谢燕,滔滔流水自东之。

【注释】

答友:作诗回赠。

寄来:指朋友寄来的诗。

是旧知:指彼此相识。

濩落:指穷困。

希夷:道家语,指虚无恬静的境界。

长松:高耸的松树。

翠竹:青绿色的竹子。

王谢:东晋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

燕:燕子。

滔滔:波涛滚滚的样子。

【赏析】

这首七绝,以问答的形式,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全诗意境清新,风格豪放。

首句“去年曾读寄来诗”,表明自己与朋友的情谊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淡漠,仍如当年一样亲密无间。“今日相逢是旧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

颔联“沧海能容濩落,华山何必问希夷”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豁达胸襟。沧海和华山都是自然景观,诗人将它们人格化,通过对比,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颈联“长松强项霜凝野,翠竹摇风月满池”描绘了自然景色之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长松”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翠竹”代表高雅纯洁的品质,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美好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休问当时王谢燕,滔滔流水自东之”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人生命运的感慨。“王谢”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贵族家族,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