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去作南安守,六载归来东海翁。
塑像建祠民俗厚,登科致仕圣恩浓。
故园禾黍无新业,诸子诗书有祖风。
独对孟光林下醉,交游何处更相逢。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对全诗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考生要注意理解诗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进行分析。“南安归作”:归家后写的《南安赋》。“一官去作南安守,六载归来东海翁”,诗人初任南安太守,为官六年后回到故乡。“塑像建祠民俗厚,登科致仕圣恩浓”,在家乡建立祠堂,受到民众的尊崇。诗人因年老退休。“故园禾黍无新业,诸子诗书有祖风”,故园的禾苗已长满田地,但家中没有新的产业,孩子们却能读诗诵经,继承祖上遗风。“独对孟光林下醉,交游何处更相逢”:只有对着孟光在林中醉酒畅饮时才能忘却世俗烦忧。朋友之间哪里还有更深的交往呢?诗人以酒会友,抒发了仕途不顺的苦闷心情。
【答案】
①诗人初任南安太守,为官六年后回到故乡。②在家乡建立祠堂,受到民众的尊崇。③家中没有新的产业,孩子们却能读诗诵经,继承祖上遗风。④只有对着孟光林下醉酒时才能忘却世俗烦忧。⑤友人之间哪里还有更深的交往!
译文:
我离开朝廷到南安做了县令,六年后又回到了我的故乡东海县。我在老家建立了宗祠,受到了人们的敬仰。虽然我已经年老,但是我的子女们仍然能写诗作文,这都继承了我祖父的传统。现在我只能独自面对山林饮酒作乐。朋友们都已经各奔东西,再也没有人能与我共饮了。
赏析:“一官去作南安守,六载归来东海翁”,首句开门见山点明自己初任南安郡守,六年之后又返回故乡。“六载归来”四字,既表明了自己在南安的时间长短,也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着第二句“塑像建祠民俗厚,登科致仕圣恩浓”,说明自己为官正直、廉洁,得到了民众的爱戴;自己因年老退休,得到皇帝的恩典。最后两句“故园禾黍无新业,诸子诗书有祖风”,说明自己的子孙能够继承家风,继续读书,而自己却没有新的成就。
“独对孟光林下醉,交游何处更相逢”,“孟光”是东汉末年名士陈寔的字。陈寔一生清贫,不慕富贵,为人正直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他隐居乡里,闭门谢客,过着隐居生活。“独对孟光林下醉”一句,写出了诗人晚年孤独寂寞的心境。最后两句“交游何处更相逢”更是流露出诗人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