舣棹荻花湾,相期且未还。
不须愁日落,明月在东山。
【释义】
在荻花湾停棹,相约暂时不回还。不必为黄昏忧愁,明月已在东山头。
【赏析】
此诗写于送别朋友之际。诗人以“画景”起兴,用一幅美丽的画面作为离别的序幕。诗中没有直接描写离别,却通过“舣棹”、“相期”、“不须愁”等词语表达出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之情,同时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全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开阔明快。
首句“舣棹荻花湾”,写的是诗人泊舟于荻花湾时的情景。“舣”是船靠岸的意思,“棹”是划船用的桨。“荻花湾”是地名,指长江边上的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中蕴含着一种静谧之美。诗人在江边停船休息,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同时也在思考着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这种情境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定,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好了铺垫。
颔联“相期且未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们约定好了,暂时不回去。”这里的“相期”指的是相互间的默契和约定,而“且未还”则强调了这一约定的重要性。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这种约定,不仅仅是为了短暂的相聚,更是为了彼此心灵的契合与交融。这种默契和约定,使得他们能够在离别之时依然保持联系,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颈联“不须愁日落,明月在东山。”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情感。诗人认为,既然我们已经达成了约定,那么不必为日落而感到担忧;相反地,我们应该期待明天的重逢。这里的“日落”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也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困境与挫折。而“明月在东山”则是一种美好的象征。月亮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寄托思念与祝福的对象。在这里,诗人将明月与东山联系起来,寓意着友情如同明亮的月光一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照亮彼此的心灵。
这首诗以“画景”开篇,用一幅美丽的画面作为离别的序幕。通过“舣棹”、“相期”、“不须愁”等词语表达出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之情,同时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全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开阔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