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罗索书如索租,日日往返劳仆夫。
长儿又来拜床下,举头怒气如於菟。
又道去年书未了,今年作书须及早。
明日归舟发潞河,南北天涯人渺渺。
嗟予正坐案牍忙,夜归秉烛清风堂。
磨墨数斗试一扫,蛇蚓虬蟠污麦光。
老罗取去空自重,买薪博菜浑无用。
不如烂醉江南春,百年随处华胥梦。
这首诗的翻译是:
老罗行
老罗索书如索租,日日往返劳仆夫。
长儿又来拜床下,举头怒气如於菟。
又道去年书未了,今年作书须及早。
明日归舟发潞河,南北天涯人渺渺。
嗟予正坐案牍忙,夜归秉烛清风堂。
磨墨数斗试一扫,蛇蚓虬蟠污麦光。
老罗取去空自重,买薪博菜浑无用。
不如烂醉江南春,百年随处华胥梦。
注释:
- 老罗索书如索租:老罗索要书写,就像索取租金一样。
- 日日往返劳仆夫:每天都要往返于工作和仆人们的中间。
- 长儿又来拜床下:长子又来拜见他。
- 举头怒气如於菟:抬起头来,怒气冲天。
- 又道去年书未了,今年作书须及早:又说去年的书还没有写完,今年写书必须提前完成。
- 明日归舟发潞河:明天乘船从潞河出发。
- 南北天涯人渺渺:南北之间相隔遥远,人们的身影模糊不清。
- 嗟予正坐案牍忙:我正在忙于案牍的工作。
- 夜归秉烛清风堂:晚上回家后,点起蜡烛在清风堂里读书。
- 磨墨数斗试一扫:磨好很多墨汁尝试着写一写。
- 蛇蚓虬蟠污麦光:字迹像蛇、蚯蚓那样弯曲,把麦田都弄脏了。
- 老罗取去空自重:老罗拿走了这些墨汁,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 买薪博菜浑无用:买柴买菜全无用处。
- 不如烂醉江南春:还不如痛饮江畔的春天。
- 百年随处华胥梦:人生百年,随时可以进入美好的梦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老罗(可能是主人)索要书写的情景,以及他为书写所付出的努力、代价和结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乐、得失、荣枯等哲理的思考。
首二句“老罗索书如索租,日日往返劳仆夫”描绘出主人老罗索要书写如同索要租金一般,每天都要往返忙碌于仆人之间。这里的“劳仆夫”指的是仆人。
三、四句“长儿又来拜床下,举头怒气如於菟”描述了长子前来拜见老罗的场景,而老罗却因生气而抬头,愤怒地如同老虎一般。
五、六句“又道去年书未了,今年作书须及早”是说去年未完成的书信,今年必须尽快完成。这反映出了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现实状况。
七、八句“明日归舟发潞河,南北天涯人渺渺”则是说,明天就要乘船离开潞河,南北之间隔着遥远的距离,人们身影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人渺渺”形象地描绘了空间的广阔和人生的无常。
九、十句“嗟予正坐案牍忙,夜归秉烛清风堂”反映了诗人在案牍之间忙碌的生活状态,晚上回家后,点起蜡烛在清风堂里读书。这里的“清风堂”可能是指书房或读书的地方,反映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
十一、十二句“磨墨数斗试一扫,蛇蚓虬蟠污麦光”描绘出诗人为了书写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磨好的很多墨汁尝试着写一写,字迹像蛇、蚯蚓那样弯曲,把麦田都弄脏了。这里既表现了诗人书法技艺的高超,也反映了他的辛勤努力和不懈追求。
十三、十四句“老罗取去空自重,买薪博菜浑无用”则揭示了老罗索去墨汁之后,诗人并未因此而获得任何回报或成果,反而更加辛苦地劳作。这里的“空自重”意味着徒劳无功,白白劳累。
十五、十六句“不如烂醉江南春,百年随处华胥梦”是说,不如痛饮江畔的春天,一生都在美好梦境中度过。这里的“华胥梦”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生状态,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老罗索书的场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乐、得失、荣枯等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