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哉达不易,间亦世中稀。
古道久不作,狂歌安与归。
向平婚嫁未,康乐宦情微。
此日风尘遍,谁同与世违。
闻罗澹峰先生登罗浮不获相从诗以致怀诚哉达不易,间亦世中稀。
古道久不作,狂歌安与归。
向平婚嫁未,康乐宦情微。
此日风尘遍,谁同与世违。
注释:
闻罗澹峰先生登罗浮不获相从诗以致怀:听闻罗澹峰先生登上了罗浮山,我未能与他一同前往,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诚哉达不易:真的很难达到那种豁达的境界,这真的是不容易啊。
间亦世中稀:偶尔在人世间也很少见到这样的人。
古道久不作:古代的大道早已不再存在。
狂歌安与归:狂放的歌怎么能回到家乡呢?
向平婚嫁未:指陶渊明,他的婚姻还没有确定。
康乐宦情微:指谢灵运,他的宦途并不顺利。
此日风尘遍,谁同与世违:在这纷扰的世界中,还能有几个像我这样保持自己清白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听到朋友罗澹峰先生登上罗浮山后,无法前去相随而写的一首怀想之作。全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诚哉达不易”,诗人感叹道,真正的豁达境界是多么地难以到达啊!这种感叹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期望和渴望,更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诗人认为,在人世间,能够达到真正豁达境界的人并不多,因此,当他得知好友登上罗浮山却未能与其同行时,内心的失望和无奈油然而生。
诗人通过对比“古道久不作”和“狂歌安与归”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心境。这里的“古道”,可以理解为古人所崇尚的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而“狂歌”则代表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人感叹道,古代的大道已经不复存在,而狂放的自由之歌又怎能回到家乡呢?这种感叹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向平婚嫁未,康乐宦情微”,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具体描绘。这里提到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陶渊明和谢灵运。其中,陶渊明因不愿为官而退隐田园,而谢灵运则因仕途不顺而选择隐居山林。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这两位朋友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无奈,他觉得自己与这些历史名人相比,似乎有些相形见绌。
整首诗以“闻罗澹峰先生登罗浮不获相从诗以致怀”开篇,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典故中的意象,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