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寒未肃,山月好晴光。
落木无留影,疏花暗有香。
远峰分霭色,近郭失岩霜。
我欲呼同调,高吟彻上方。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 冬十月望同破浪师登动秋台玩月怀大车戒固二公:
- 孟冬(农历十月)寒未肃(尚未肃清):孟冬是农历十月的别称,这里指的是深秋到初冬。“寒未肃”表示冬天尚未来临,但已能感受到寒冷的气息。
- 山月好晴光(山中明亮的月光):山中的月亮非常明亮,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落木无留影,疏花暗有香:
- 落木无留影(落叶没有留下影子):形容秋天的景象,树上的叶子已经落下,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 疏花暗有香(稀疏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虽然花儿不多,但它们散发出的香气让人感到舒适愉悦。
- 远峰分霭色,近郭失岩霜:
- 远峰分霭色(远处的山峰被雾气覆盖):这里的“霭色”指的是雾气的颜色,远处的山峰被雾气笼罩,显得朦胧而神秘。
- 近郭失岩霜(近处的城墙失去了岩石的霜):这里的“石霜”指的是石头上的霜。因为雾气的关系,近处的城墙看起来有些模糊,不再像平常那样清晰可见。
- 我欲呼同调,高吟彻上方:
- 我欲呼同调(我想呼唤同道之人一起吟唱):这里的“同调”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作者想要呼唤那些同样热爱诗歌的人一起来吟唱。
- 高吟彻上方(高声吟唱直至声音传遍整个天空):这里的“高吟”表示高声吟咏,“彻上方”意味着声音传得很远,直到整个天空都能听到。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以孟冬时节为背景,描绘了山中的月夜景象和诗人的吟咏活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通过与同道之人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