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东海月,上有太阴精。
一点庚星朵,千秋白玉名。
乍同辽豕见,渐与羝羊争。
凛凛干戈日,忧时纪异徵。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要点、语言特色、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解和注释,分析诗歌的意境特点,以及诗人的情感态度。
【答案】
(1)我闻东海月,上有太阴精。
译文:我听说东海上明月高悬,上面有一轮太阳之精。
注释:太阴,指月亮。
赏析:诗人以月亮为引子引出下文对月亮的不同说法,表明了诗人对于月亮的认识与看法。
(2)一点庚星朵,千秋白玉名。
译文:一点庚星在天空闪耀,千年之后人们称它为白玉。
注释:庚星,即木星,古人认为木星为白帝,故称“庚星”。
赏析: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天上明亮的星星比作人间的白玉,突出了星星的洁白明亮,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3)乍同辽豕见,渐与羝羊争。
译文:忽然像猪那样出现在眼前,逐渐又像羊那样与牛角相斗。
注释:辽豕,比喻不明真象的人或物。
赏析:这里用“猪”和“羊”来比喻月亮,形象地表现出月亮的变化过程。
(4)凛凛干戈日,忧时纪异徵。
译文:凛冽的寒风吹拂着战鼓,忧虑天下发生不寻常的事件。
注释:干戈,古代武器。
赏析:此句写出了月亮变化带来的战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