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坏归今古,仙宫亦劫灰。
曾看金法界,已失玉楼台。
绝壁云犹护,荒山客独来。
徘徊念猿鹤,肯依碧山隈。
【注释】
和曾旅斋登飞来故地:曾旅斋即曾巩,他曾任过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飞来”为佛家语。《法华经》:“一切诸天及人民,皆得成佛道,是名大乘之始。”此指曾巩。“故地”,旧居之地。
成坏归今古:佛教称世界有成住坏空四种状态。此句谓世间万物的兴衰变化,古今都逃不过这一规律。“劫”,梵语音译,意译为时,喻指长时期。
仙宫亦劫灰:仙人所居之处也不免成为劫火焚毁之物。
曾看金法界:金,指金属;法界,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境界。此句谓曾巩曾经看到金属般的法则境界。
已失玉楼台:玉楼台,比喻美好的境界。此处谓美好境界已经失去了。“已”,过去。
绝壁云犹护,荒山客独来:《法华经》中有“若见彼诸山,皆是须弥芥子中,于一沙尘许,有诸菩萨众,现坐其上”。此句谓曾巩登上高山,看见峭壁上仍有云雾缭绕着,而自己则像一位游子孤独地在荒山上行走。
徘徊念猿鹤,肯依碧山隈:猿鹤,都是山林中的动物。这两句谓曾巩徘徊不定地想:那栖息在山边的猿与鹤,难道肯依偎在这苍翠的山边吗?
【赏析】
《题曾旅斋》是曾巩为友人所作七律一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曾旅斋的思念之情。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嘉祐二年进士及第。官至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因力主废新法、贬王安石,出知洪州,移提点刑狱,徙杭州,以直龙学阁致仕。卒谥文定。著有《元丰类稿》。
这首诗前四句写登高远望的所见所感,五、六句写诗人的感慨,最后两句以猿鹤作结,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构思精巧,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