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刍一束独徘徊,萧瑟书堂生绿埃。
贫似鹿门同老妇,静曾丹室慕仙胎。
推琴调歇青山断,挂剑人归落木哀。
信是团圞清共照,年年明月满秋台。

【注释】

生刍一束独徘徊:指诗人独自来到书堂,看到一堆干草,便怅然若失,徘徊不定。

萧瑟书堂生绿埃:书堂里落叶满地,一片荒凉景象。

贫似鹿门同老妇:形容自己穷困,就像鹿门山上的隐士一样。

静曾丹室慕仙胎:安静时曾经想过像炼丹求长生的人一样。

推琴调歇青山断:弹起琴来声音悠扬,青山似乎也随之停止。

挂剑人归落木哀:挂着宝剑的人归来,落叶飘落也带着凄凉。

信是团圞清共照,年年明月满秋台:坚信月亮的清辉会照亮整个大地,每年秋天月圆之夜,皎洁的月光都会洒满秋台。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书堂中徘徊的情景和内心的感慨。首联“生刍一束独徘徊,萧瑟书堂生绿埃”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及心情。“生刍一束”表明诗人孤独寂寞;“萧瑟”、“绿埃”,描绘了凄冷萧条的书堂环境。颔联“贫似鹿门同老妇,静曾丹室慕仙胎”以“同”字和“曾”字作转折,突出了自己的贫苦,并以此抒发对神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一种孤傲不羁的性格。颈联“推琴调歇青山断,挂剑人归落木哀”用琴声与山石断裂相呼应,用剑客归来的悲凉与落木的哀鸣相映衬,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孤寂、惆怅。末联“信是团圞清共照,年年明月满秋台”以“信是”和“秋台”作转折,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全诗以“徘徊”“萧瑟”“清照”等词语为线索,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充满哲理意味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