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峰遥月上迟,渔灯芦苇夜参差。
湖山最是清深处,永福桥头鹤梦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考生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点出时间是秋日,地点为惠州。二句写白鹤峰上月亮升起的时间较晚,而湖上的渔灯与芦苇在夜中参差错落,显得幽静迷人。三句点出湖山最清深处,四句写永福桥头有一只白鹤在梦中飞翔。从字面上看,此诗描写的是湖山之景及所见所闻之事。然而仔细揣摩,则可以发现作者的用意在于借写白鹤梦寐的情状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首句中的“白鹤峰”指的是惠州的一座山峰,因山峰形似白鹤而得名。“迟”指白鹤峰上月亮升起的时间较为晚些。“迟”字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和夜晚的降临。“上迟”即指月亮徐徐上升的情景。“迟”字不仅写出了月亮升得缓慢的特点,也暗含着月光渐渐升高的意思。月亮升得慢,天就黑得早,因此诗人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直到月儿升到很高时,才感到夜色渐浓;这正体现了诗人对夜晚景色的感受。月亮升起后,湖面上出现了灯光点点的景象,这些灯光随着湖水的流动不断闪烁,犹如渔人手中的渔灯一般。“渔灯”二字既指水中的灯光,又暗指打捞鱼网的工具。“芦苇”则是指湖边的苇草。“参差”形容灯光与芦苇的分布不齐整,参差不齐地映入水面。这一景象既描绘了夜晚湖面上的自然景观,也表现了打鱼人辛勤劳作的身影,营造出一种静寂而又繁忙的气氛。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山之景。“湖山最清深处”,“最清”一词既强调了湖山的清澈程度,又暗含着诗人对于宁静美好环境的喜爱之情。“深处”二字则表明了诗人所处之处地势较高或离尘世较远,远离了世俗喧嚣的生活环境。“清深处”不仅是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投射和外化。“永福桥头鹤梦时”,这里的“永福桥”是惠州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惠州西湖之畔。“永福桥头”则指的是永福桥附近的一个位置。“鹤梦时”中的“鹤梦”指代的是白鹤,而“时”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白鹤在梦中飞翔的画面出现在了永福桥头附近,这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深处所向往的意境。诗人通过白鹤梦寐的场景来抒发自己对于超脱纷扰、追求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答案】
白鹤峰遥月上迟,渔灯芦苇夜参差。
湖山最是清深处,永福桥头鹤梦时。
(1)
“白鹤峰遥月上迟”:白鹤峰高峻险峻,远远望去月亮升起得很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渔灯芦苇夜参差”:湖边渔人捕鱼归来,留下灯火与芦苇的剪影交错于湖面,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3)
“湖山最清深处”:湖山景色清丽宜人,最令人神往的地方莫过于湖山最深处,那里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4)
“永福桥头鹤梦时”:诗人站在永福桥头,望着白鹤在梦中飞翔,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