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龙在赤水,鳅鲋咸沾濡。
一朝负赤木,矫首淩天衢。
沾濡欣有托,去我岂不孤。
当春草木长,桃李馀芬敷。
既爱桃李荣,下及存栎樗。
相安在和煦,后恐雷电殊。
清晨戒黄犊,老幼为奔趋。
行将对高阙,莫惜及民肤。

【注释】

①应龙:指龙。古代称龙为“应龙”。

②鳅鲋(jīn fù)咸沾濡(zhān rú):鱼虾等在水中生活,所以叫鳅鲋,也泛指各种动物。沾濡,沾湿。

③一朝负赤木:一天,一只大鱼背了一棵红树。

④矫首淩(líng)天衢:仰头冲上高空。

⑤沾濡:沾湿。

⑥去我:离开我,指被捕获。岂:难道不是。

⑦当春草木长:正当春天的时候,草木都长得很高很茂盛。

⑧桃李:桃和李,都是果树名,常用来比喻贤臣良士。余芬敷:还有芬芳的花朵。

⑨既爱:既然喜欢。荣:荣耀,指桃李之盛。

⑩下及:连及、影响。存栎樗(liè cū):保存着橡树和樗树。存:保存;及:及至。

⑩相安:相处。

②和煦(xù):暖和。

③雷殊:雷电。

④黄犊(dú):黄牛。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渔人的诗。前四句写渔人捕得一条大鱼,把它背上一棵红树,然后昂首挺胸地冲向高高的蓝天。这两句写得很生动,很有气势,好像在描绘一幅壮观的画面。后四句写渔人捕到大鱼后,想到自己的生存处境,就想到自己与大鱼的关系,想到自己被大鱼吃掉的命运,于是感叹道:“我一旦离开你,岂不是非常孤独吗?”这两句写出了渔人对大鱼的依赖和恐惧。接下来的两句写大鱼离开了他,他又想到了其他的小动物。他认为那些小动物也受到了他的爱护和关怀。这两句表现出渔人的善良。最后四句写到了桃花盛开的季节,他想到了大鱼曾经留下的一些痕迹。这些痕迹虽然已经消失,但他还是留下了一些纪念物。这几句表达了他对大鱼深深的怀念之情。这首诗通过描绘渔人捕捉大鱼的情景,表现了渔人对大鱼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渔人在面对生死存亡问题时的无奈和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