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发菩提愿,应在夙世工。
兹误落尘网,清饮冰露中。
一室各愿力,辄应如叩钟。
孟秋盂兰前,此际天人通。
瑞相夜现光,将谓发众蒙。
我有先严慈,皆以德淑终。
每感持法谛,哀广冥福功。
愿随五毫彩,永住空界空。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诗歌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如“孟秋”、“天人通”“持法谛”等词,都是理解此诗句含义的关键词。同时注意重点字词的积累,如:念、发、菩提、兹误、尘网、清饮、叩钟、瑞相、哀、五毫彩。
参考答案:
念发菩提愿,应在夙世工。
发菩提愿,是佛祖为修行者指出的一条明路,即以佛法来度众生。在这首诗中,“念发菩提愿”指诗人在心中默念发下了菩提大愿(即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这是佛祖给修行者指明的修学方向。
兹误落尘网,清饮冰露中。
此指诗人因未能悟到菩提真谛而堕入六道轮回,如同落入尘网之中一样。这里用“兹误”二字说明诗人因发菩提愿而误堕尘网。清饮冰露中,形容清凉纯净,指佛教中的清净无染。
一室各愿力,辄应如叩钟。
此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一室各愿力”指每个人各自发愿,“辄应”即应声而至,形容佛教徒发愿之后,佛祖就应其愿而来,如同敲击钟磬一样。
孟秋盂兰前,此际天人通。
此处指佛教节日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日)。“盂兰”是梵语,意思是倒悬或苦厄;“盆”是供食器,泛指供施物。盂兰盆节,亦称盂兰盆会,起源于佛教净土宗,是佛教徒纪念佛陀教化有缘众生脱离生死轮回而进行的盛大法会,是佛教四大节日之一。
瑞相夜现光,将谓发众蒙。
瑞相指吉祥之征兆,“夜现”指夜间出现。“发众蒙”指佛祖的光明普照于世间,使众生得到觉悟、解脱。
我有先严慈,皆以德淑终。
“先严慈”是父母的尊称,“皆以德淑终”指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都以德行高洁、温柔善良而度过一生。
每感持法谛,哀广冥福功。
“持法”指持守佛法。“持法谛”,即坚持佛法的道理。“哀广冥福功”指感叹那些没有坚持佛法道理的人,他们往往不能积善行功德,从而无法获得幸福。
愿随五毫彩,永住空界空。
“随五毫彩”指随顺佛法的教诲,“五毫”是指佛教中的五种基本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彩”指佛法的教诫。“永住空界空”意为永远住在真空的境界里,不受任何外物的干扰和诱惑。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佛教的信仰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诗人通过对佛教节日的描述,展现了佛祖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形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坚守和对众生的关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