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世不可托,骞怀念唐虞。
何心皎洁羽,乃押鸡与凫。
梅生昔弃妇,夷齐耻存躯。
铿锵固穷节,后世知不诬。

【解析】

“浊世不可托”:在浑浊的社会里,我无法寄身;“骞怀念唐虞”:我思念着古代贤明的君主。这两句是说自己在污浊的社会里,难以找到可以寄托自己的地方,所以只能怀念那些贤明的君主;“何心皎洁羽”:我为什么还要保持清白的羽毛?这一句是说自己已经没有了清白的羽毛,只能像那些被世人所鄙视的禽类一样苟且偷生;“乃押鸡与凫”:只好将羽毛和鸡鸭一起捆绑在一起;“梅生昔弃妇”:当年梅花曾被视为弃妇,这一句是在自比;“夷齐耻存躯”:夷(伯夷)齐(叔齐)二人耻于以自己的身体为人所利用,这一句是在说自己;“铿锵固穷节”:自己的坚贞不渝,就像《诗经》中的《风·邶风·北门》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样,铿锵有力,这一句是在说自己坚持自己的节操,不肯苟且偷安;“后世知不诬”:后世的人们不会认为我是虚伪的。这一句是说后世的人会知道我不会虚伪。

【答案】

译文:

在这浑浊的社会里,我不能寻找一个可以寄托自己的地方,所以我才怀念唐尧的圣德、虞舜的圣君。

我的清白之羽,如今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只有像那些被人鄙视的禽类一样苟且偷生。

当年梅花曾经被视为被抛弃的妻子,我现在也是被世人所遗弃,夷(伯夷)、齐(叔齐)二子耻于以身体为人所利用,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坚守的是自己的贫贱之节,不会像周代的《北门》,用铿锵有力的语言来歌颂自己的美德,也不会像《诗经》中的《风·邶风·北门》那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坚守自己的节操,不肯苟且偷安。

后世的人们会知道我不会虚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之作。当时他因遭谗言而被贬谪到岭南。诗人面对这样的现实,感到前途渺茫,于是发出“浊世不可托,骞怀念唐虞。何心皎洁羽,乃押鸡与凫。梅生昔弃妇,夷齐耻存躯。铿锵固穷节,后世知不诬。”等感慨之言。

首联“浊世不可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环境的不满。诗人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污浊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自己无法找到可以寄托自己的地方。这里的“浊世”指的是当时混乱的政治环境,而“可托”则是希望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人或事物。

颔联“何心皎洁羽”,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尽管自己身处污浊的时代,但仍然保持着清白的羽毛,不愿意让自己的羽毛沾染上世俗的污泥。这里的“皎洁羽”指的是清白的羽毛,而“何心”则是对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颈联“梅生昔弃妇”,诗人将自己比作被世人所遗弃的梅花。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喻为梅花,暗示了自己的高洁和坚韧。这里的“梅生”指的是古代的梅花,而“昔弃妇”则是指被世人所抛弃的妻子。诗人通过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被世人所遗弃,但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节操。

尾联“铿锵固穷节”,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这里的“铿锵”指的是声音洪亮,而“固穷节”则是指坚定地保持贫困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自勉,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借鉴,展示了自己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执着。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有力,充满了哲理性,使得读者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