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尊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注释】韬钤深处:指深藏不露、隐于山林。小筑惭高枕:愧于高枕而卧,自比为隐居的高人。忧时:担心天下动乱,自己无能为力。旧有盟:指过去曾立下誓言要为国家排难解纷。呼尊:呼唤尊长。揖客:以礼相待,表示欢迎。麾麈:古代的一种手杖,这里代指文房四宝中的笔,挥麈谈兵:指挥笔作书,议论军事。云护:像云一样环绕。牙签:牙签上插着的书卷。星含:星宿中藏着宝剑。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尊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注释】韬钤深处:指深藏不露、隐于山林。小筑惭高枕:愧于高枕而卧,自比为隐居的高人。忧时:担心天下动乱,自己无能为力。旧有盟:指过去曾立下誓言要为国家排难解纷。呼尊:呼唤尊长。揖客:以礼相待,表示欢迎。麾麈:古代的一种手杖,这里代指文房四宝中的笔,挥麈谈兵:指挥笔作书,议论军事。云护:像云一样环绕。牙签:牙签上插着的书卷。星含:星宿中藏着宝剑。
秋日邀友人同登三屯之阴山 秋意渐浓,千山万岭都显得静谧安宁,东来紫气缭绕,充满了祥和之气。 德星高悬,仿佛伸手便可摘下,碣石磨砺,令人陶醉其中,不忍离去。 九个要塞,车马往来频繁,孤寂的星辰伴随着薜萝,映衬出一片宁静景象。 偶闻敲击柝声,回首之间,愧对浩渺烟波,思绪万千。 注释: - 秋入千山静:秋天的到来,使得千山万岭都显得静谧安宁。 - 东来紫气多:东方飘来的紫色祥云很多。 - 德星高可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意境。此诗是诗人在边塞所作,描写的是边关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边关生活的厌倦之情以及对朝廷的不满。 首联“木落空山冷”,写初冬时节,树叶飘落,空旷的山谷里一片寒气逼人。“烟凝古渡迷”点明了地点,古渡上空弥漫的烟雾使得视线变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颔联“岁华堪送酒,世事只如棋”意思是:岁月已经逝去
【赏析】: 此诗为和徐使君夜止朝阳寺之作。徐令,名不详。 首二句写夜止朝阳寺时日暮雨歇的景象,“空林暑气迟”一句写空林之景。“连城逢白璧”,典出《战国策》中苏秦说六国纵约书:“今王言而莫听,终朝而莫见,百姓饥寒穷愁,而君敛赋于百姓,是以臣窃以为君非社稷之主也。”后以“连城璧”比喻贵重之物。“并辔向清时”典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齐侯曰:‘不穀新造,未定于四方,得二国来助寡人,若之何其辞焉
【译文】 校武开形胜之地,论文傍梵宫。 层阴三树合在一起,复道一水相通。 环宇寒暄有差异,流觞左右相同。 醉来谁意气,白眼弄青虹? 【注释】 四时馆:即四时殿。唐代玄宗所建。 校武开形胜:指在四时殿周围设置警卫。校,通“教”,指训练。 论(lùn)文傍梵宫:指在四时殿旁设讲坛。论,通“伦”,指讨论、谈论。 层阴三树合:指在四时殿堂周围栽植梧桐树,以遮阳光。层阴,层层荫蔽。 复道一泉通
夜止朝阳寺分韵 其二 赠方山人,得君字 南北征尘里,艰危独共君。 壮心悬白日,侠气薄青云。 并榻时听雨,衔杯夜论文。 十年交好意,今古挹清芬。 注释: 1. 南北征尘里,艰危独共君:在南北奔波的征尘中,艰难危险的时刻只有你与我共度。 2. 壮心悬白日,侠气薄青云:我怀揣着豪迈的壮志,如同悬挂在天空中的太阳一样明亮;我的侠义之气直冲云霄,如同穿透了青霄的风云。 3. 并榻时听雨,衔杯夜论文
诗句解释与赏析 首句:“次马祥寺,值方山人至,共酌稼场” - 注释:此诗写于马祥寺,正值作者的好友方山人在此地到来,两人相聚在稼场饮酒。 - 分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好友欢聚的场景,突出了友情的珍贵。 二句:“入各有愁城,能攻仗酒兵。” - 注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愁城,即使喝下美酒,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忧虑。 - 分析:这句诗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即使有酒助兴,也难以消解内心的忧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注意通晓诗意,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体会思想感情。 ①“飞羽辽河上,移军滦水东”的意思是:飞羽从辽河之北飞来,移驻到滦水之东。飞羽,即雁,这里暗指边塞将士。 ②“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的意思是:前面开路的是大将,排成的阵势都是元帅。 ③“夜出榆关计,朝看朔漠空”的意思是:半夜里离开榆关的计谋,早晨看见沙漠空旷无人。榆关,即山海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第一句:何处开新亩,凭谁识旧游? - 注释:询问在何处能发现新的田地,又该依靠谁来辨认曾经的游历之地。 - 译文:在何处能找到新的土地,又该依靠谁来识别过去的足迹? 2. 第二句:杏林金作坞,瀑布玉为楼。 - 注释:杏树成荫的地方如同黄金打造的山坞,瀑布飞泻如玉石般雕琢的高楼。 - 译文:杏树成荫的地方如同黄金打造的山坞,瀑布飞泻如玉石般雕琢的高楼。 3. 第三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和理解能力。此题的解答需要考生对诗歌有充分的理解,特别是要能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其内涵。“地忆桃源胜”意思是说,我常常怀念桃花源那美丽的山水;“亭开雉堞长”意思是说,那亭子开在了高高的城头上,显得格外的长。两句诗中都有“亭”,是全诗的关键意象。“虚星侵几榻,古调出丝簧。”意思是说,天上的星星好像落在了书桌上(指读书),古老的乐曲好像从琴弦中弹出。“虚”“古”都是虚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全诗如下: 关塞劻勷客,方亭许数过。 月光随树转,花色媚春多。 意气看裘马,帘笼护薜萝。 半生尘土梦,相对愧南柯。 注释: - 关塞劻勷客:形容自己像在边塞的客人一样,生活艰辛,处境困窘。 - 方亭许数过:方亭是指方形的亭子,许数过是指在亭子中多次经过。 - 月光随树转:月光随着树木转动,描绘出美丽的夜景。 - 花色媚春多:花色美丽如春天般繁多。 - 意气看裘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词释义: 抚松亭 - "抚"意为抚摸,"松"指的是松树,所以这句诗描绘的是作者在抚摸着一棵松树的场景。 我爱将军树 -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喜爱,可能是因为松树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长寿的品质,与将军相似。 谁同国士忧 - "谁"在这里指代那些为国家担忧的人,“国士”是指有才能、有志向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忠诚于国家、为国家担忧的臣子。"忧"表示担忧
危亭悬百尺,结构记兹年。 陟险消多病,凭高却万缘。 云边燕阙近,树杪越峰连。 谁会劳人意,西风一惘然。 注释:危亭:高耸入云的亭子。结构:指建亭的时间。兹年:这许多年。陟险:登上险要之处。消:消除。多病:指疾病。凭高:登高。却:驱除。万缘:一切杂事、琐事。云边:云层之上。燕阙:代指皇宫。树杪:树梢。越峰:代指山峰。西风:秋风。惘然:怅惘的样子。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辛亥年戍边有感 结束远从征,辞家已百程。 欲疲东海骑,渐老朔方兵。 井邑财应竭,藩篱势未成。 每经霜露候,报国眼常明。 注释: - 辛亥年:这里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年份,即辛亥年。 - 戍边:驻守边疆。 - 有感:有某种感慨或思考。 译文: 结束远从征,辞家已百程。 我即将结束长期的征战,告别家乡已经走了一百里。 欲疲东海骑,渐老朔方兵。 我希望能够疲惫地骑马返回,渐渐地也变得年老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春雨下危墙,烟波正渺茫" - 译文:春天的雨落在了高高的墙上,烟雾蒙蒙中水面显得非常辽阔。 - 注释:春天,通常象征着新生和开始,而雨水则常常带来生机与活力。“危墙”可能指的是坚固或危险的结构,暗示了一种不可预测和潜在的危险。 2. "好山当幕府,壮士挽天潢" - 译文:美丽的山峰如同将军的营帐,英勇的战士正在挥舞着旗帜引导着军队前进。 - 注释:在这里
宜曛洞 清晨的阳光照进洞中,我热爱这初升的朝霞。夕阳的余晖洒在山间,我怜爱那斜射的晚照。 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 听到划船的声音,我回到了家乡。看到鸟儿飞翔,我在沙滩上留下足迹。 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 我因落叶而叹息,酒杯空了,只剩下残阳。 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 我醉后挥动三尺剑,想要飞向天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日出和日落时分的情感变化
注释: - 客馆:旅馆。 - 酒散寒江月:酒杯喝完后,看到清冷的江面上的月亮。 - 空斋夜弈时:空荡荡的书房,晚上下棋的时候。 - 风如万马斗:风声如同万匹战马在争斗。 - 人似一鸡栖:人像一只鸡一样栖息。 - 生事甘吾拙:生活中的事情愿意选择朴素,不追求奢华。 - 流年任物移:岁月流转,万物变迁。 - 所忧在俯仰:我所忧虑的是自己的地位和处境。 - 何以慰离思:用什么方法来安慰我的离愁别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