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撑余骨不胜裘,又说添庚到白头。
日日衰容随病改,年年旅况付愁收。
笙歌天上方辞腊,士马边间正佩钩。
春至九重多雨露,敢辞膏血洒軥辀!

庚辰除夕

棱撑余骨不胜裘,又说添庚到白头。

日日衰容随病改,年年旅况付愁收。

笙歌天上方辞腊,士马边间正佩钩。

春至九重多雨露,敢辞膏血洒軥辀!

注释与赏析:

1. 棱撑余骨不胜裘

  • :“棱”通常指的是物体表面的棱角或边缘,这里可能指的是身体瘦削的样子。
  • 撑余骨:形容骨骼瘦弱,支撑不起衣物。
  • 不胜裘:无法穿上厚重的裘皮衣物,说明天气严寒。

2. 又说添庚到白头

  • 添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添”表示增加,“庚”指天干之一,此处可能指年纪的增长。
  • 到白头:年纪大了,头发变白,形象地表达了对衰老的恐惧和感慨。

3. 日日衰容随病改

  • 衰容:形容面容憔悴。
  • 病改:由于疾病而容颜改变。

4. 年年旅况付愁收

  • 旅况:旅途中的境况,这里指因旅行而带来的忧愁。
  • 愁收:将忧愁全部带走,即承受一切,不再有其他烦恼。

5. 笙歌天上方辞腊

  • 笙歌:古代乐器,常用来庆祝节日。
  • 天上方:天空的高处,这里比喻节日的氛围。
  • 辞腊:告别农历十二月(腊月)的传统习俗。

6. 士马边间正佩钩

  • 士马边间:士兵和战马之间,形容战争或军事活动。
  • 正佩钩:佩戴着武器,强调了紧张的军事状态。

7. 春至九重多雨露

  • 春至九重:春天到来时,皇帝所在的宫殿重重。
  • 多雨露:春天雨水丰富,象征生机和恩泽。

8. 敢辞膏血洒軥辀

  • 膏血:比喻牺牲或付出的生命代价。
  • 軥辀:古时战车上的装饰物,这里比喻战场上的牺牲。
  • 敢辞:敢于承担。这句话表达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英勇精神。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庚辰除夕之夜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沉思,也有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