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干尽是少年行,老大重怀白马生。
梦杳蓬莱闻鹤语,别深沧海失鸥盟。
谁知楚服天犹妒,自拟玄经日已成。
一代风流看欲尽,秋原未到不胜情!

【注】张丈:即张籍。晓峰:张籍的号。

长干:指江边。少年行,指《长恨歌》。白马生,指杨贵妃。

梦杳:意指梦中仙境。蓬莱:传说中的仙人居住地。闻鹤语:指梦中听到仙鹤鸣叫的声音。

别深:离别时间很长。沧海:海名,此处借指离别之地。失鸥盟:失去与朋友结下的约定。

楚服:楚人的衣服,此处指楚国的服饰。天犹妒:天还嫉妒。

自拟:自己比作。玄经:道教经典,此处指《道德经》。日已成:已经成为了。

一代风流:一代才子佳人。看欲尽:看已经快要结束了。

秋原:秋日的原野上。不胜情:形容非常伤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张籍对好友、同乡友人的追忆和哀悼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友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长干尽是少年行”,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青春年少的画面,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少年在长干街头欢快地行走的景象。这里的“少年行”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年轻人在街头游玩,而是暗指那些曾经在长干街头结交的朋友和同伴们现在都已离世,只留下诗人独自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这种写法既形象又生动,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慨。

“老大重怀白马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情感。他感叹自己已年过半百,却仍怀念着那些年轻时代的友情和梦想。而“白马生”则暗示了诗人心中那段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那份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诗人转入对梦幻仙境中的鹤鸟与人之间的对话展开想象:“梦杳蓬莱闻鹤语”。这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意义,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仙境中的传说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仙境之中,与仙鹤对话,倾听它们诉说世间的美好与哀愁。

好景不长,诗人在梦境中听到了鹤鸟的悲鸣:“别深沧海失鸥盟”。这句诗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失落之感。诗人在梦中与仙鹤告别时,深感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已然断裂,无法再继续相伴前行。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感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谁知楚服天犹妒”,诗人用“楚服”这一词汇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缅怀之情。楚服是指楚国的传统服饰,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曾经陪伴在诗人身边、如今却已远离的人们。诗人感叹上天还在嫉妒这样的别离,暗示着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无法被世俗所理解。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诗意又富有哲理性,让人深思。

“自拟玄经日已成”,这句诗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他将自己比作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主人公,认为自己已经修炼到了一定境界。然而,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挑战的世界里,他仍然感到迷茫和困惑。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刻又真实,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一句“一代风流看欲尽,秋原未到不胜情”,诗人用“风流”来概括自己的一生,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深深怀念之情。他认为一代才子佳人已经逐渐消失殆尽,但那种情感的余韵却依然存在。尽管秋天的原野尚未降临,但他的内心却无法平息那股深沉的感情。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友的无尽思念,又展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

整首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和富有层次感的情感表达,将诗人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性和艺术魅力也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品味。通过对这首长诗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