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枕清泉不记秋,当年灵气一时收。
谁人更识为霖意,门掩松杉落日愁。
【注释】
谒圣水庙:拜谒圣水庙。
门掩松杉落日愁:门紧闭,松柏苍翠,夕阳西下,显得凄凉冷落。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点题,说明诗人来到圣水庙,看到庙宇傍依在清泉之上,不觉忘记了季节的变化。“不记秋”三字表明了时间的流转是那么的短暂。次句则写庙里的灵气被当年神人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点也没有遗留下来。“灵气一时收”,这“一时”指的是一个时期,也就是从诗人进入庙堂开始到离开庙堂为止。“谁人更识为霖意”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庙里神灵的敬意与感激之情,也暗含着诗人的感慨:人们不知道当年那位能降雨的神人是如何降霖救旱的;“谁人”,即“何人”,疑问词,指代不明,泛指一般人。“为霖”是指神人施以恩惠,让大地上雨水充足。“门掩松杉落日愁”一句,写诗人离开圣水庙时的情景:门前种满了参天的松树和杉树,在斜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苍翠欲滴。诗人站在门前回望庙宇,只见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心中不禁充满了惆怅和忧愁。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怀。前两句写的景是庙前的景色。后两句抒发的是作者的感情。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一种清新脱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