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名岭复名寺,往事依然动客悲。
岭下年年驰驷马,何如节妇荐江蓠?
【释义】
清风岭上的寺庙名又叫清风岭寺,往事依然令人感伤而悲伤。
在清风岭南下,年年都有车马奔驰而过,然而又怎么比得上一个节妇推荐江蓠呢?
【赏析】
《过清风岭节妇祠》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过”为题,意在表达对清风岭上节妇祠的怀念。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佳作。
清风名岭复名寺,往事依然动客悲。
岭下年年驰驷马,何如节妇荐江蓠?
【释义】
清风岭上的寺庙名又叫清风岭寺,往事依然令人感伤而悲伤。
在清风岭南下,年年都有车马奔驰而过,然而又怎么比得上一个节妇推荐江蓠呢?
【赏析】
《过清风岭节妇祠》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以“过”为题,意在表达对清风岭上节妇祠的怀念。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佳作。
秋日邀友人同登三屯之阴山 秋意渐浓,千山万岭都显得静谧安宁,东来紫气缭绕,充满了祥和之气。 德星高悬,仿佛伸手便可摘下,碣石磨砺,令人陶醉其中,不忍离去。 九个要塞,车马往来频繁,孤寂的星辰伴随着薜萝,映衬出一片宁静景象。 偶闻敲击柝声,回首之间,愧对浩渺烟波,思绪万千。 注释: - 秋入千山静:秋天的到来,使得千山万岭都显得静谧安宁。 - 东来紫气多:东方飘来的紫色祥云很多。 - 德星高可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意境。此诗是诗人在边塞所作,描写的是边关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边关生活的厌倦之情以及对朝廷的不满。 首联“木落空山冷”,写初冬时节,树叶飘落,空旷的山谷里一片寒气逼人。“烟凝古渡迷”点明了地点,古渡上空弥漫的烟雾使得视线变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颔联“岁华堪送酒,世事只如棋”意思是:岁月已经逝去
【赏析】: 此诗为和徐使君夜止朝阳寺之作。徐令,名不详。 首二句写夜止朝阳寺时日暮雨歇的景象,“空林暑气迟”一句写空林之景。“连城逢白璧”,典出《战国策》中苏秦说六国纵约书:“今王言而莫听,终朝而莫见,百姓饥寒穷愁,而君敛赋于百姓,是以臣窃以为君非社稷之主也。”后以“连城璧”比喻贵重之物。“并辔向清时”典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齐侯曰:‘不穀新造,未定于四方,得二国来助寡人,若之何其辞焉
【译文】 校武开形胜之地,论文傍梵宫。 层阴三树合在一起,复道一水相通。 环宇寒暄有差异,流觞左右相同。 醉来谁意气,白眼弄青虹? 【注释】 四时馆:即四时殿。唐代玄宗所建。 校武开形胜:指在四时殿周围设置警卫。校,通“教”,指训练。 论(lùn)文傍梵宫:指在四时殿旁设讲坛。论,通“伦”,指讨论、谈论。 层阴三树合:指在四时殿堂周围栽植梧桐树,以遮阳光。层阴,层层荫蔽。 复道一泉通
夜止朝阳寺分韵 其二 赠方山人,得君字 南北征尘里,艰危独共君。 壮心悬白日,侠气薄青云。 并榻时听雨,衔杯夜论文。 十年交好意,今古挹清芬。 注释: 1. 南北征尘里,艰危独共君:在南北奔波的征尘中,艰难危险的时刻只有你与我共度。 2. 壮心悬白日,侠气薄青云:我怀揣着豪迈的壮志,如同悬挂在天空中的太阳一样明亮;我的侠义之气直冲云霄,如同穿透了青霄的风云。 3. 并榻时听雨,衔杯夜论文
诗句解释与赏析 首句:“次马祥寺,值方山人至,共酌稼场” - 注释:此诗写于马祥寺,正值作者的好友方山人在此地到来,两人相聚在稼场饮酒。 - 分析:这一句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好友欢聚的场景,突出了友情的珍贵。 二句:“入各有愁城,能攻仗酒兵。” - 注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愁城,即使喝下美酒,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忧虑。 - 分析:这句诗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即使有酒助兴,也难以消解内心的忧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时,注意通晓诗意,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诗句中的主要信息,体会思想感情。 ①“飞羽辽河上,移军滦水东”的意思是:飞羽从辽河之北飞来,移驻到滦水之东。飞羽,即雁,这里暗指边塞将士。 ②“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的意思是:前面开路的是大将,排成的阵势都是元帅。 ③“夜出榆关计,朝看朔漠空”的意思是:半夜里离开榆关的计谋,早晨看见沙漠空旷无人。榆关,即山海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第一句:何处开新亩,凭谁识旧游? - 注释:询问在何处能发现新的田地,又该依靠谁来辨认曾经的游历之地。 - 译文:在何处能找到新的土地,又该依靠谁来识别过去的足迹? 2. 第二句:杏林金作坞,瀑布玉为楼。 - 注释:杏树成荫的地方如同黄金打造的山坞,瀑布飞泻如玉石般雕琢的高楼。 - 译文:杏树成荫的地方如同黄金打造的山坞,瀑布飞泻如玉石般雕琢的高楼。 3. 第三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和理解能力。此题的解答需要考生对诗歌有充分的理解,特别是要能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其内涵。“地忆桃源胜”意思是说,我常常怀念桃花源那美丽的山水;“亭开雉堞长”意思是说,那亭子开在了高高的城头上,显得格外的长。两句诗中都有“亭”,是全诗的关键意象。“虚星侵几榻,古调出丝簧。”意思是说,天上的星星好像落在了书桌上(指读书),古老的乐曲好像从琴弦中弹出。“虚”“古”都是虚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全诗如下: 关塞劻勷客,方亭许数过。 月光随树转,花色媚春多。 意气看裘马,帘笼护薜萝。 半生尘土梦,相对愧南柯。 注释: - 关塞劻勷客:形容自己像在边塞的客人一样,生活艰辛,处境困窘。 - 方亭许数过:方亭是指方形的亭子,许数过是指在亭子中多次经过。 - 月光随树转:月光随着树木转动,描绘出美丽的夜景。 - 花色媚春多:花色美丽如春天般繁多。 - 意气看裘马
注释: 晓征:在清晨出发征战。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 霜溪:被雪覆盖的溪流。 曲曲:曲折。 旌旗:军用的大旗,这里指军队行进时扬起的大旗。 几许:很多。 沙鸥:水鸟,这里指水边的白鹭。 沙鸥睡未知:水鸟不知道军队已经出发了。 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阇黎。 笳(zhā)鼓:古代军中用的一种乐器。 声高:声音高昂。 寒吹起:在寒冷中吹奏。 深山:高山上的树林,这里指山林。 惊杀:让…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诗人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诗作,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客程车马集多贤":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车辆、马匹汇聚的情景。"客程"指的是旅途中的行程,"车马集"意味着车辆和马匹聚集在一起,可能是为了准备前往某个地方或者是为了休息。"多贤"则表示有很多贤能的人在一起,可能是指同行的友人或者遇到的其他有才华的人。 - "随处寻幽意欲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目的地的向往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结合具体诗句来理解,注意从诗的意象、意境、手法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上加以理解把握。 首句“乱后遗黎始卜家”意思是:战乱平定之后,平民百姓方才安居下来。这里的“遗黎”指的是战争过后的百姓。“始卜”是开始的意思,指刚刚安定下来;“卜”通“步”。 第二句“春深相与事桑麻”的意思是:春天来临之际
春拥油幢出远山, 十年三到白河湾。 生平自分无骸骨, 却是人间有玉关。 接下来将详细阐述这首诗的含义、背景以及作者的用意。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春拥油幢出远山”:这里的“春拥油幢”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和万物复苏的景象。油幢可能指的是一种色彩鲜艳的帐篷或旗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力的展现。“出远山”则暗示着春天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在情感上给人带来希望和活力。 2.
石塘岭鹦鹉岩其一 翠羽丹崖敞碧天,飞来风雨不知年。 肯饶寸舌呼余粒,惟有精神倚暮烟。 注释: 翠羽丹崖:形容鹦鹉羽毛的颜色像翠鸟一样美丽,丹崖是指红色的山崖。 敞碧天:敞开了广阔的蓝天。 飞来风雨不知年:指鹦鹉从远方飞来,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了。 肯饶寸舌:不肯放弃自己的一片心意。 呼余粒:指鹦鹉的鸣叫声。 惟有精神倚暮烟:只有精神寄托在暮色中的烟雾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的试题,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洞口谁为梁甫吟”的意思是:洞口有谁来为我吟诵《梁甫吟》?“梁甫吟”指汉末曹操所作的《梁甫行》。诗人借咏古抒怀,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哀伤情绪。“一片白云飞不去,徘徊似识主人心。”是说那片白云久久不肯离去,仿佛是在辨认着主人的心。 【答案】 再游无终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