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一旗山海路,一炮二旗石门冲。
一炮三旗台头警,一炮四旗燕河攻。
二炮一旗太平路,二炮二旗是喜峰。
二炮三旗松棚路,二炮四旗马兰中。
三炮一旗墙子岭,三炮二旗曹家烽。
三炮三旗古北口,三炮四旗石塘冲。
千贼以上是大举,百里以外即传烽。
贼近墙加黑号带,夜晚添个大灯笼。
若是夜间旗不见,火池照数代旗红。
贼若溃墙进口里,仍依百里号相同。
九百以下是零贼,止传本协各成功。
单用炮声分四路,不用旗火混匆匆。
山海大墙皆一炮,石门喜曹二炮从。
台头松古三炮定,四炮燕马石塘烽。
零贼东西一时犯,两头炮到一墩重。
该墩停炮分头说,东接西来西接东。
但凡接炮听上首,炮后梆响接如风。
炮数梆声听的确,日旗夜火辨分明。
这首诗是关于烽火传递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和军事术语。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 传烽歌 - 这是一首诗的名字,描述了古代用烽火台进行信号传递的情景。
- 一炮一旗山海路,一炮二旗石门冲。- 描述使用一炮和一面旗帜来指示不同的路径或地点。
- 一炮三旗台头警,一炮四旗燕河攻。- 用三面和四面旗帜来警告或攻击。
- 二炮一旗太平路,二炮二旗是喜峰。- 用两杆旗帜来表示安全的道路,或者特定的地点。
- 二炮三旗松棚路,二炮四旗马兰中。- 使用两面旗帜来标示道路或区域。
- 三炮一旗墙子岭,三炮二旗曹家烽。- 用三面旗帜来标示具体的山岭位置或村庄。
- 三炮三旗古北口,三炮四旗石塘冲。- 使用四面旗帜来标示重要的地理位置。
- 千贼以上是大举,百里以外即传烽。- 当敌人的数量超过一千时,就进行大规模的行动,而在百里之外就通过传递烽火信号来通知。
- 贼近墙加黑号带,夜晚添个大灯笼。- 当敌人接近城墙时,增加一个黑色的标志或带上,并在夜晚添加一个大灯笼来照明。
- 若是夜间旗不见,火池照数代旗红。- 如果夜晚没有看见旗帜,就用火把照亮代替。
- 贼若溃墙进口里,仍依百里号相同。- 如果敌军突破城墙进入城内,仍然按照百里信号的规则行事。
- 九百以下是零贼,止传本协各成功。- 当敌人数量达到九百时,不再传递烽火信号,只传达各自团队的成功。
- 单用炮声分四路,不用旗火混匆匆。- 只用大炮的声音来区分四个方向,而不用旗帜和火焰。
- 山海大墙皆一炮,石门喜曹二炮从。- 所有的山海防御都是用一炮,而石门和喜峰则分别使用二炮来防守。
- 台头松古三炮定,四炮燕马石塘烽。- 在台头的位置用三面旗帜固定下来,在其他地点则使用四面旗帜来标示。
- 零贼东西一时犯,两头炮到一墩重。- 当零散的敌人同时攻击时,需要两边同时发射火炮,以增强火力和压力。
- 该墩停炮分头说,东接西来西接东。- 在某个位置停止发射炮火,然后分别向西向东发出信号。
- 但凡接炮听上首,炮后梆响接如风。- 只要接到烽火信号,就立即响应,并且迅速做出反应。
- 炮数梆声听的确,日旗夜火辨分明。- 通过观察大炮发射的次数和梆声来判断时间和信号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