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度金阊拥万人,共扬有母勖为臣。
导舆幕府欢堪忆,回首并州恋似迍。
每悯尘容仍顾我,相看素发忍违亲。
越山一路皆娱目,偕隐情偏指富春。

【注释】:

①奉母八首仍依前韵:这是杜甫在唐肃宗上元年间所作的一组诗。

②金阊:指南京,今属江苏。

③勖:勉励。

④并州:太原,今属山西。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上元年间所作的一组诗。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曾因避战乱而离开家乡,到长安应试,但未能考中功名,便在长安城郊的草堂里过着清苦的生活。后来,他带着妻子儿女回到四川老家,过了几年平静的日子。这时,他想起母亲年老多病,就写了这几首《奉母八首》,以表达他的孝心和对母亲深厚的感情。

“舟度金阊拥万人”,写他乘船渡过金阊门时,江面上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共扬有母勖为臣”,是他劝慰自己的话,意思是说,我有母亲,我要好好地侍奉她,像儿子一样尊敬她。

“导舆幕府欢堪忆”,是他回忆自己曾经在幕府(官署)中任职的情景。“回首并州恋似迍”,是他怀念自己在并州的岁月,那时他虽然遭受了战乱的痛苦,但他依然怀着强烈的爱国之情。

“每悯尘容仍顾我,相看素发忍违亲。”这两句是他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当时他还很小,还不会走路,总是由母亲牵着他的手走。他看到母亲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怜爱之情。然而,他不能违逆母亲的心愿,因此只能忍住泪水,强颜欢笑。

“越山一路皆娱目,偕隐情偏指富春”,是他想象自己与母亲一起隐居在富春山的情景。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幸福,很美满。

这首诗是杜甫表达他对母亲深厚的感情的一首诗。它通过描写他在战乱中的艰难处境以及他在家乡过平静生活的情景,展现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