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月当天霁色明,鳌山千叠壮神京。
金莲璀璨祥光绕,绮树氤氲瑞霭生。
紫禁楼台回昼景,碧霄歌舞度春声。
总知四海恩波洽,臣庶欢欣荷太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元夕节庆时的景象。下面是对每一句诗的详细释义和赏析:

  1. 壁月当天霁色明:壁月,即指皇宫内的月亮,天霁色明,表示天气晴朗,月光明亮。这里的“霁”指的是雨后天空放晴,而“壁月”则可能是指宫墙上挂的月亮。
  2. 鳌山千叠壮神京:鳌山,是一种用木头雕刻成鱼形状的建筑物,常用于庆祝节日或庆典。千叠壮神京,意味着鳌山层层叠叠,壮观地装饰着神京(即北京)。这里的“壮”表达了鳌山的宏伟壮观。
  3. 金莲璀璨祥光绕:金莲,通常是指莲花,这里可能是指皇宫里装饰用的金色莲花。璀璨祥光绕,意味着这些金色的莲花在灯光下闪烁,周围环绕着吉祥的光芒。
  4. 绮树氤氲瑞霭生:绮树,可能是指华丽的树木,如紫禁城的御花园中的树木。氤氲,形容气体或雾气浓郁,这里可能是指树木周围弥漫着祥和的气息。瑞霭,指吉祥的云霞,在这里可能是指自然景色的美丽。
  5. 紫禁楼台回昼景:紫禁城,即今天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楼台,指的是宫殿中的建筑。回昼景,意味着白天的阳光照耀下,宫殿的建筑显得辉煌壮丽。
  6. 碧霄歌舞度春声:碧霄,可能是指天上的天空,或者是指夜晚明亮的天空。歌舞,指的是宫廷中的娱乐活动。度春声,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春天的时光,享受欢乐的音乐。
  7. 总知四海恩波洽:四海,指全国各地。恩波,通常指恩惠和恩泽。洽,意为和谐、融洽。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知道全国各地的恩泽都已经和谐融洽地传播开来。
  8. 臣庶欢欣荷太平:臣庶,泛指所有的官员和百姓。欢欣,感到非常高兴或快乐。荷,承担。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官员和百姓都很高兴,因为他们承担了和平繁荣的责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元夕节庆时的盛况。诗中不仅描绘了节日的气氛和皇宫的壮丽,还表现了人们对国家繁荣和安定的深深感激之情。整首诗充满了节日的喜悦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