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宦京华几度春,玉堂清夜梦归频。
枫宸此日偏承宠,兰棹行时独问津。
秋水白蘋迎客旆,夕阳红树接瓯闽。
遥知明到家山日,闾里争夸昼锦新。
这首诗是王勃为他的同年连修撰送行而作的。下面是逐句解释:
- 游宦京华几度春,玉堂清夜梦归频。
- “游宦”:在外做官。
- “几度春”:几年来。
- “玉堂清夜”:指夜晚在玉堂(皇宫)中。
- “梦归频”:频繁地梦见回家。
- “玉堂”和”玉堂清夜”指的是皇帝所在的宫殿,表明诗人身处高位但常常怀念家乡。
- 枫宸此日偏承宠,兰棹行时独问津。
- “枫宸”:指皇宫,因为枫树秋天落叶,所以用来形容秋天的皇城。
- “偏承宠”:特别受到宠爱。
- “兰棹”:古代的一种船,用香草装饰的船。
- “独问津”:独自询问渡口的情况。
- 这两句表达了连修撰在京期间受到特别的宠爱和关照。
- 秋水白蘋迎客旆,夕阳红树接瓯闽。
- “秋水”:秋天的水。
-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
- “迎客旆”:迎接客人的旗帜。
- “夕阳红树接瓯闽”:指夕阳映照下,红树与瓯闽相接,瓯闽可能是指浙江一带。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送别的美丽景色,同时也隐含着对连修撰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 遥知明到家山日,闾里争夸昼锦新。
- “家山”:家乡的山。
- “知明”:知道连修撰将回家。
- “昼锦”:白天有荣光,比喻显贵或成功。
- “争夸”:争夺称赞。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连修撰未来成就的期待以及对他成功返回家乡的祝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生动的景色描写和深情的言辞,传达了对连修撰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堂清夜”、“枫宸”等,展现了诗人对皇权的向往和个人情感的纠结。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表达了对连修撰即将离开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