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风月昔同游,归老家山几阅秋。
清思也知多梦菊,不知曾梦故人不。
【注释】
都门:即京城,这里指的是长安。风月:指自然景色、人情世态。同游:一同游览。归老家山:回到故乡的山林。几阅秋:几年过去了。清思:清静的思绪。多梦菊:梦见菊花。不知:不知道。曾梦故人不:曾经梦见过故人没有?故人:故交,朋友。
【赏析】
此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已平息,杜甫从沦陷到收复,饱尝了人世沧桑,对人生、社会有了许多感慨。本诗就是他晚年寄给友人洪益中梦菊先生的一首七绝。
开头两句,诗人回忆起当年和朋友们一起游览长安城时的情景。“都门风月”,即京都风光,指繁华热闹的长安;“昔同游”,指过去一起游乐。“归老家山”三句,写自己回到故乡,又过了好几年,家乡的山水依旧,人事却已变化很大。“几阅秋”,经过了一个秋天,说明已经很长时间。“清思也知多梦菊”,诗人说,自己的清静思想,知道会做很多的梦,但梦中所见到的却是菊花。这一句,诗人用“梦”字来抒发自己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含蓄深蕴。末句“不知曾梦故人不”,是杜甫在表达他的思念之情。诗人说,虽然我知道有很多关于菊花的梦,但我并不知道我是否做过与老朋友相见或怀念的梦呢?这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谊。
全诗以“梦”为线索,把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贯穿始终,情真意切,意境深远。